大人湿疹的治疗与护理包括一般治疗(皮肤清洁保湿、穿舒适衣物)、药物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收敛止痒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诱发因素(饮食忌辛辣刺激及易过敏食物、避免搔抓、规律生活作息),特殊人群如孕妇和老年人有各自注意事项,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处理以缓解湿疹症状、促进康复。
一、一般治疗
1.皮肤清洁与保湿
日常用温水清洗屁股,水温不宜过高,一般32℃-35℃较为适宜,清洗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清洗后及时擦干,然后涂抹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水分,例如含有神经酰胺等成分的保湿霜,可帮助修复皮肤屏障,降低湿疹复发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的大人,更要注重保湿,因为这类人群皮肤更容易干燥,进而诱发或加重湿疹。
2.穿着舒适衣物
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和裤子,避免穿紧身、化纤材质的衣物,化纤材质可能会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加重湿疹症状。棉质衣物透气性好,能减少皮肤与衣物之间的摩擦,对于肥胖人群,由于臀部皮肤容易相互摩擦,更要选择宽松合适的棉质衣物,以减少对湿疹部位的刺激。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适用于轻度湿疹。对于面积较小的湿疹部位,可短期使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但对于有皮肤感染倾向、皮肤薄嫩部位(如臀部皮肤相对较薄的区域)要谨慎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像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中重度湿疹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该类药物相对副作用较小,不会引起皮肤萎缩等问题,但可能会有局部灼热感等不适,一般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收敛止痒药物:如氧化锌软膏,有收敛、保护皮肤及轻度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湿疹伴有少量渗出的情况,对皮肤刺激性较小,适合各年龄段大人使用,但对于过敏体质者需先小面积试用。
2.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具有抗过敏、止痒的作用,可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对于因过敏因素诱发湿疹的大人,尤其是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但要注意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服药后不宜驾驶车辆或操作机械。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的大人,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应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三、避免诱发因素
1.饮食方面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皮肤瘙痒等湿疹症状。同时,要减少食用易过敏食物,如海鲜(虾、蟹等)、牛奶、鸡蛋等,有过敏史的大人更要注意,可通过食物日记记录食用的食物及湿疹症状变化,以明确自身的过敏原。对于患有湿疹同时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大人,饮食上还需注意易消化,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而间接影响湿疹。
2.生活习惯方面
避免搔抓屁股皮肤,搔抓会破坏皮肤完整性,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等,加重湿疹病情。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一般成人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对湿疹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对于从事久坐工作的大人,要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臀部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潮湿、闷热的环境,降低湿疹发生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
孕妇患湿疹时,外用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应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可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氧化锌软膏等。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咨询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同时,孕妇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湿疹的病情。
2.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较为干燥,新陈代谢缓慢,患湿疹时更要注重保湿。外用药物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由于老年人皮肤吸收药物的能力可能会有变化,所以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另外,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注意与治疗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