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与黑便中胃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或鲜红色大量出血为鲜红色黑便后呈柏油样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轻度出血有头晕乏力等表现中度出血有心率加快血压轻度下降等表现重度出血有休克表现其他伴随症状有长期慢性胃出血致贫血出现面色苍白气短心悸等部分胃出血患者伴上腹部疼痛不适消化性溃疡出血疼痛有规律性腹部手术史者胃出血症状不典型。
一、呕血与黑便
1.呕血
胃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或鲜红色。如果是大量出血,血液直接呕出可能为鲜红色。这是因为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后,与胃酸发生反应,血红蛋白被分解,当出血量较大且出血速度较快时,就会出现鲜红色呕血。例如,胃溃疡引起的胃出血,若溃疡侵蚀较大血管,就可能出现呕血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呕血情况往往较为紧急,需及时就医。
对于有基础胃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出现呕血更应警惕胃出血的可能。
2.黑便
胃出血后,血液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且便质黏稠,形似柏油,称为柏油样便。黑便的出现意味着胃内出血量一般在50-70ml以上。比如,长期患有胃炎的患者,如果出现黑便,要考虑是否有胃出血情况。不同性别在黑便表现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如果同时伴有月经紊乱等情况,需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干扰因素。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吸烟的人群,胃黏膜受损风险高,出现黑便时胃出血的可能性更大。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1.轻度出血
当胃出血量较少时,机体可通过自身代偿,轻度出血时可能仅有头晕、乏力等表现。这是因为出血量少,对循环系统影响不大,机体还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维持基本的血液循环。对于年轻人,若平时身体状况较好,轻度胃出血可能仅表现为短暂的头晕,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仍需密切观察。
2.中度出血
出血量中等时,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下降等表现。心率加快是机体为了弥补失血造成的循环血量减少,通过加快心率来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例如,一个患有胃息肉且发生出血的患者,出血量中等时,心率可能会超过100次/分钟,同时收缩压可能会轻度下降,一般在90-100mmHg左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耐受不同,老年人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中度出血时可能更快出现较明显的血压下降等表现。
3.重度出血
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显著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意识障碍等。重度胃出血是非常危险的情况,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对于有严重胃部疾病病史且出现重度胃出血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比如,患有胃癌的患者发生重度胃出血时,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止血等救治措施。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熬夜、饮食无规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重度胃出血的严重情况。
三、其他伴随症状
1.贫血相关表现
长期慢性胃出血可导致贫血,出现面色苍白、气短、心悸等症状。面色苍白是由于贫血导致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面部血液循环中红细胞数量不足所致。气短是因为机体缺氧,呼吸中枢受到刺激,呼吸频率和深度发生改变。例如,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并长期胃出血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出现贫血相关表现。不同年龄的贫血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长期慢性胃出血导致的贫血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生长迟缓、精神萎靡等;老年人则可能更突出地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稍微活动就出现气短、心悸等。
2.腹部症状
部分胃出血患者会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出血,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胃溃疡多在进食后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时疼痛,出血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随后又可能复发。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人群,胃出血时的腹部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仔细地鉴别诊断。比如,曾做过胃部手术的患者,发生胃出血时,腹痛表现可能与单纯胃部疾病引起的胃出血不同,需要结合手术史等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