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部分患者无症状或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腹胀等;失代偿期有肝功能减退相关全身乏力消瘦面色晦暗、消化系统症状加重、出血倾向贫血、内分泌紊乱,门静脉高压相关脾大脾亢、腹水,还有黄疸、肝性脑病相关表现。
一、症状表现
(一)代偿期症状
1.一般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这些症状往往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人群,如长期饮酒史的人群出现轻度乏力时需警惕。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症状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年轻人可能相对能耐受较轻的症状而未及时就医,而老年人可能对轻度不适更为敏感。
体力和耐力较正常人稍差,活动后易出现疲劳感,经过休息后可能有所缓解,但与健康人相比仍有差距。
2.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较为常见,可能表现为进食量较平时减少。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功能受到影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多在进食后较为明显,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肠淤血有关。例如,门静脉高压会使胃肠道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胃肠道淤血、水肿,影响其正常的消化蠕动功能,从而导致腹胀等症状。
(二)失代偿期症状
1.肝功能减退相关症状
全身症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乏力,程度较代偿期加重,严重时生活自理困难。还可能有消瘦、面色晦暗(肝病面容),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雌激素增多,引起黑色素沉着。对于有长期肝病病史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展,消瘦情况会逐渐明显,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基础代谢率下降等因素,消瘦表现可能更为突出。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进食后腹胀加剧。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这与肝功能受损后胃肠道淤血、消化酶分泌减少以及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会有腹痛,多为隐痛,可能与肝包膜受牵拉、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肠胀气等有关。
出血倾向和贫血:患者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倾向,这是因为肝功能减退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影响了造血相关物质的代谢,以及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加等原因引起。
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男性患者可出现性功能减退、睾丸萎缩、乳房发育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闭经等。这是因为肝脏对雌激素等激素的灭活功能障碍,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
2.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
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脾脏因门静脉高压而淤血肿大,进而出现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减少会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血小板减少则会加重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不易止住;红细胞减少会导致贫血加重。
腹水:是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腹部膨隆,呈蛙腹状,可伴有腹胀。腹水形成的机制主要有门静脉压力升高,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低白蛋白血症,肝功能减退使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排钠和排尿减少等。
二、其他相关症状
1.黄疸:当肝细胞损害严重或胆道梗阻时,患者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样,粪便颜色变浅。黄疸的出现提示肝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以及胆红素代谢障碍。例如,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同时因肝细胞肿胀、坏死,毛细胆管阻塞等原因,部分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使血中结合胆红素也增加而出现黄疸。
2.肝性脑病相关表现: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尤其是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肝性脑病,早期可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失常、睡眠倒错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这是因为肝功能严重减退,代谢紊乱,血中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清除,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大脑功能紊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