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局部穴位有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刺激可调节免疫等功能)、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间凹陷中,平风府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可改善颈部气血运行);颈部周围经络相关穴位有肩井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是足少阳胆经穴位,可缓解肩部及颈部疼痛等)、天宗穴(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特定交点凹陷中,可调节颈椎病引起的肩背疼痛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为儿童贴敷要严格控制时间、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孕妇贴敷需谨慎一般不建议颈部穴位贴敷,皮肤敏感者贴敷前先做patchtest出现过敏避免使用。
一、颈部局部穴位
1.大椎穴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对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项强痛等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解剖结构来看,此处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相关研究:有研究表明,刺激大椎穴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对于颈椎病导致的颈部不适等症状有改善作用,通过三伏贴贴敷大椎穴,能够利用药物的渗透作用,持续刺激该穴位,从而缓解颈椎病相关症状。
2.风池穴
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对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颈项强痛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其深部为头夹肌和头最长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相关研究:临床研究发现,对风池穴进行刺激可以改善颈部的气血运行,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三伏贴贴敷风池穴,能够借助药物的温热效应和药物成分的渗透,进一步促进颈部气血流通,减轻颈椎病患者的颈项强痛等症状。
二、颈部周围经络相关穴位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上。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对于颈椎病引起的肩部及颈部的疼痛、活动受限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处深部为斜方肌,再深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
相关研究:有研究显示,刺激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部及颈部的肌肉紧张,改善局部的气血供应。三伏贴贴敷肩井穴,能够通过药物的作用,进一步放松颈部及肩部的肌肉,减轻颈椎病患者的肩部及颈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情况。
2.天宗穴
位置: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天宗穴对于颈椎病引起的肩背疼痛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深层为肩胛下肌;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天宗穴与颈部的经络气血有密切联系,刺激天宗穴可以促进肩背部的气血流通。三伏贴贴敷天宗穴,有助于改善颈椎病患者肩背部位的气血不畅状况,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在进行三伏贴贴敷时,要严格控制贴敷时间,一般建议短于成人。因为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容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贴敷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贴敷部位的皮肤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取下三伏贴,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考虑三伏贴贴敷时要谨慎。颈部的一些穴位贴敷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肩井穴等穴位。一般不建议孕妇进行颈部穴位的三伏贴贴敷,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风险。如果孕妇有颈椎病相关症状需要缓解,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更为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适当的颈部按摩、理疗等,但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理疗的方式,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皮肤敏感者
对于皮肤敏感者,在进行三伏贴贴敷前,应先在小块皮肤上进行patchtest。如果贴敷部位出现过敏等不适反应,应避免使用三伏贴。皮肤敏感者的皮肤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较差,三伏贴中的药物成分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水疱等。一旦出现过敏情况,应及时采取抗过敏治疗措施,并告知医生,以后避免再次使用三伏贴进行颈部相关穴位的贴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