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断裂后早期需手术治疗并固定制动,康复训练分早期、中期、后期进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影响恢复,康复中要依个体情况调整,注意避免不利因素促进恢复。
一、早期治疗
(一)手术治疗
手指肌腱断裂后,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应在受伤后的1-2周内进行手术修复。对于屈肌腱断裂,手术可以精确地对断裂的肌腱进行缝合,恢复肌腱的连续性。例如,有研究表明及时的屈肌腱修复手术能够为肌腱的良好愈合和功能恢复提供基础,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肌腱断端准确对合,为后续的修复创造条件。而伸肌腱断裂的手术同样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以最大程度恢复手指的伸屈功能。
(二)固定制动
手术修复后需要进行固定制动。对于屈肌腱修复术后,通常需要将手指固定在屈曲位,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这样可以减少肌腱的张力,有利于肌腱的愈合。而伸肌腱修复术后则多固定在伸直位,固定时间同样需要根据肌腱愈合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一般也是3周左右。固定制动可以避免肌腱再次受到牵拉,保证肌腱在修复过程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促进愈合。
二、康复训练
(一)早期康复(术后1-2周)
术后1-2周内,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练习。例如,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收缩舒张运动,如手指未被固定的小关节可以进行轻柔的屈伸活动,但要避免引起肌腱部位的疼痛和过度活动。这种肌肉收缩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活动度,为后期的康复训练做准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轻柔的练习,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修复的肌腱再次损伤。
(二)中期康复(术后2-6周)
随着肌腱愈合情况的进展,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在固定制动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轻度的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比如,屈肌腱修复术后,在4周左右可以开始进行轻度的指间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但要注意活动的幅度和力度,以不引起疼痛和肌腱部位的明显不适为准。对于成年患者,如果恢复情况良好,可以逐渐增加活动的范围和力度,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康复训练的进度可能需要适当放慢,要根据自身的耐受情况来进行调整,避免因训练过度而影响肌腱的恢复。
(三)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
当肌腱愈合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全面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包括主动的手指屈伸活动、力量训练等。可以进行捏握物品的练习,从捏握较轻的物品开始,逐渐增加物品的重量,以增强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精细动作的训练,如用手指捡拾小珠子等,这有助于恢复手指的精细运动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和强度需要根据个体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儿童患者在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其年龄的简单玩具来进行,而老年患者则需要更加注重训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避免因过度训练导致关节损伤等问题。
三、影响恢复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儿童患者由于其组织修复能力强,手指肌腱断裂后的恢复相对较快,但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训练的适度,避免因过度活动影响肌腱愈合。而老年患者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恢复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在康复训练中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自身的恢复情况,如有不适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二)生活方式
受伤后的生活方式对恢复也有影响。患者需要避免受伤手指过早进行重体力活动或过度使用,在康复训练期间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利于组织修复的营养物质,这有助于肌腱的良好恢复。例如,多吃一些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三)病史因素
如果患者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肌腱的愈合。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肌腱的修复过程。所以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手指肌腱断裂恢复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还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促进肌腱的顺利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