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和桡骨骨折有对肢体功能的影响,包括运动功能受限、力量减弱;有并发症风险,如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还有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如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心理影响,其危险性体现在多方面需重视。
尺骨和桡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1.运动功能受限
尺骨和桡骨是构成前臂的重要骨骼,前臂的旋转和屈伸功能依赖于尺桡骨的正常结构和连接。骨折后如果复位不良或愈合不佳,可能导致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无法正常持物、穿衣、洗漱等。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尺桡骨骨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前臂旋转受限,这与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情况密切相关。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尺桡骨骨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当前的肢体功能,还可能影响未来前臂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肢体长度不等、畸形等问题,进一步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
2.力量减弱
尺桡骨骨折后,前臂的承重和发力功能会受到影响。正常情况下,前臂能够承受一定的力量进行抓握、提举等动作,而骨折后,由于骨骼的连续性被破坏,力量传导受到干扰,患者的上肢力量会明显减弱,这对于需要上肢力量参与的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等人群影响更为显著。
二、并发症风险
1.感染
开放性尺桡骨骨折时,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细菌容易侵入骨折部位,引发骨髓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生骨髓炎,治疗较为复杂,病程较长,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清创、长期使用抗生素等,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影响骨折的愈合。例如,开放性尺桡骨骨折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若处理不及时,感染可能扩散,导致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且感染后恢复较慢,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2.骨筋膜室综合征
尺桡骨骨折后,骨折端出血、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可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如果骨筋膜室内压力超过一定限度,会压迫室内的血管和神经,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前臂肌肉缺血性坏死、挛缩,最终造成永久性的肢体残疾。尤其是在骨折后的早期,如果患者出现前臂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有手指麻木、苍白、活动受限等症状,应高度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儿童由于其骨筋膜室的解剖特点,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有所不同,但也需要密切观察。
3.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多种因素可导致尺桡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例如,骨折端血供破坏严重,如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导致骨膜损伤严重等情况,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此外,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也会影响愈合情况。老年人由于骨代谢减慢,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延迟愈合会使患者的康复周期延长,增加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痛苦,不愈合则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三、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
尺桡骨骨折后,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制动和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会引发一系列全身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肺部感染是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痰液积聚,不易排出,老年人和儿童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压疮则是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尤其是骨折后需要制动的部位,如肩部、臀部等,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上肢虽然相对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低,但尺桡骨骨折后上肢活动受限,也存在一定风险,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心理影响
尺桡骨骨折后,患者由于肢体功能受限、疼痛等问题,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或从事重要工作的人群,肢体功能的障碍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从而加重心理负担。心理问题又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进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形成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