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源包括蛋类、牛奶、海鲜类、坚果类、小麦等;吸入性过敏源有花粉、尘螨、霉菌等;药物过敏源包含抗生素类、解热镇痛药等;接触性过敏源涉及化妆品、橡胶制品、金属等;特殊人群中儿童需注意避免过早添加易过敏食物、保持生活环境清洁、避免滥用易过敏药物,孕妇要注意饮食、居住环境及用药谨慎,老年人要注意饮食监测、居住环境通风清洁、选择合适生活用品及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一、食物过敏源
1.蛋类:蛋类中的蛋白成分可能引发荨麻疹,研究表明,鸡蛋过敏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约有2%-5%的儿童对鸡蛋过敏,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
2.牛奶:牛奶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是常见的过敏源,婴幼儿对牛奶过敏的概率相对较高,约3%-7%的婴幼儿会对牛奶过敏,过敏时可能出现荨麻疹样皮疹。
3.海鲜类:如虾、蟹等海鲜,其中含有的特定蛋白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在过敏人群中,约有10%-15%的人对海鲜过敏,食用后可能迅速出现荨麻疹症状。
4.坚果类:花生、腰果等坚果也是常见的食物过敏源,对坚果过敏的人群中,部分人食用后会引发荨麻疹,过敏发生率约为1%-2%。
5.小麦:小麦中的麦麸蛋白可能导致过敏,在麸质过敏人群中,约有30%-40%的人会出现荨麻疹等皮肤症状。
二、吸入性过敏源
1.花粉:花粉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源,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致敏花粉,春季的杨树、柳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花粉过敏者接触后,约15%-20%会出现荨麻疹症状,尤其是在花粉传播活跃的季节。
2.尘螨:尘螨是室内常见的吸入性过敏源,生活在尘螨较多环境中的人群,约有10%-15%会因尘螨过敏出现荨麻疹,尘螨主要存在于床垫、沙发、地毯等地方。
3.霉菌:潮湿环境中滋生的霉菌也是吸入性过敏源,长期处于霉菌污染环境的人群,约有5%-8%会对霉菌过敏并出现荨麻疹,如青霉、曲霉等霉菌。
三、药物过敏源
1.抗生素类:青霉素是较为常见的引发荨麻疹的抗生素,约有0.7%-10%的人对青霉素过敏,使用后可能迅速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可能引发过敏,过敏发生率约为0.1%-0.5%。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可能导致过敏,约有0.3%-1%的人对这类药物过敏,服用后可能出现荨麻疹症状。
四、接触性过敏源
1.化妆品:某些化妆品中的香料、防腐剂等成分可能引起接触性过敏,约有5%-10%的人对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接触后可能出现荨麻疹样皮疹。
2.橡胶制品:橡胶手套、橡胶鞋等橡胶制品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引发过敏,约有2%-5%的人对橡胶过敏,接触后易出现荨麻疹。
3.金属:镍、铬等金属是常见的接触性过敏源,佩戴含有镍的首饰或接触含铬的金属制品后,约有3%-8%的人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荨麻疹。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过敏源的反应更为敏感。在食物方面,要特别注意避免过早添加易过敏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对于吸入性过敏源,要保持儿童生活环境的清洁,减少尘螨和花粉的接触。在药物使用上,儿童应避免滥用抗生素等易引发过敏的药物,用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
孕妇:孕妇出现荨麻疹时,需要谨慎对待过敏源。食物方面,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安全性,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吸入性过敏源方面,要注意远离花粉、霉菌等环境。接触性过敏源方面,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化妆品和生活用品,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金属等物质。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状态,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系统也有所变化。在食物过敏源方面,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对食物过敏的监测,随着年龄增长,可能新出现食物过敏情况。吸入性过敏源方面,要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和清洁,减少尘螨、霉菌等的影响。接触性过敏源方面,要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状态的生活用品,避免接触可能过敏的物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一些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