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术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治疗过程,步骤包括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适应证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髓坏死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后注意保护牙齿及口腔卫生、定期复查等。
一、根管治疗术的定义
根管治疗术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牙齿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等部分,牙髓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中,包含神经、血管等组织。当牙髓受到感染(如深龋、牙齿外伤等导致细菌侵入牙髓)或者出现根尖周病变时,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术来保存患牙。
二、根管治疗术的步骤
1.开髓引流
首先要在患牙上钻一个洞,打开牙髓腔,让牙髓腔内的炎性渗出物引流出来,从而缓解髓腔高压引起的剧烈疼痛。这一步对于急性牙髓炎或者急性根尖周炎的患者尤为重要,能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开髓时,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多损伤,儿童患者由于牙齿解剖结构相对特殊,更需要精准操作以保证治疗安全。
2.根管预备
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是根管预备的关键。使用特殊的根管器械,如根管锉等,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将根管内的牙髓组织、感染的牙本质等清理干净,并将根管预备成一定的形状,通常是冠部大、根部小的形状,这样有利于后续根管充填材料的填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根管的解剖结构有差异,儿童的根管相对较粗短,操作时要注意避免超出根尖孔,而成年人的根管形态可能更加复杂,需要更精细的操作。
3.根管消毒
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如氢氧化钙等,以进一步杀灭根管内残留的细菌,控制根尖周的炎症。消毒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药物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儿童患者,选择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因为儿童对药物刺激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4.根管充填
当根管内炎症得到控制后,使用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配合根管糊剂,将根管严密充填,隔绝细菌再次侵入根管以及根尖周组织,为牙齿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填时要保证材料紧密贴合根管壁,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的根管形态差异,要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和方法,确保充填效果良好。
三、根管治疗术的适应证
1.牙髓炎
无论是急性牙髓炎还是慢性牙髓炎,只要牙髓存在不可复性的炎症,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术。例如,由于深龋导致牙髓感染引起的牙髓炎,就需要通过根管治疗来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不同年龄的患者牙髓炎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牙髓炎可能疼痛更为剧烈,且容易波及根尖周组织,更需要及时进行根管治疗。
2.根尖周炎
包括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表现为牙齿剧烈疼痛、咬合痛、根尖部牙龈红肿等;慢性根尖周炎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但根尖部牙龈可能有窦道形成等。无论是哪种根尖周炎,都需要通过根管治疗来清除根尖周的感染物质,促进病变愈合。对于患有根尖周炎的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根尖周病变的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规范的根管治疗来保证患牙的正常发育和保存。
3.牙髓坏死
当牙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坏死时,为了防止细菌感染扩散到根尖周组织,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术来清理根管内的坏死物质并充填根管。
四、根管治疗术的预后及注意事项
1.预后
根管治疗术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牙的病变程度、根管治疗的操作质量、患者的依从性等。一般来说,经过规范根管治疗的牙齿,能够保存患牙,恢复一定的咀嚼功能,并且可以长期行使功能。但如果根管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导致根尖周炎症复发,需要再次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预后也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由于牙齿还在发育,根管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观察牙根的发育情况。
2.注意事项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由于牙髓已被去除,牙齿会变得比较脆弱,容易折裂,所以一般建议患者进行冠修复,如佩戴烤瓷冠或者全瓷冠来保护牙齿。患者在根管治疗后要注意口腔卫生,按时刷牙、漱口,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防止牙齿折裂。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监督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且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复查,确保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正常发育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