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是将带摄像头软管经口腔插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情况适用于相关症状人群检查前需禁食禁饮等并评估基础疾病;结肠镜从肛门插入观察直肠结肠黏膜病变适用于相应症状人群老年及儿童需注意肠道准备;消化道钡餐检查口服钡剂后X线透视观察消化道形态蠕动等适用于不能耐受镜检或儿童初步筛查孕妇一般不建议老年需注意钡剂服用量等检查前需禁食等;粪便常规及隐血检查可了解粪便情况检测隐血助发现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标本需新鲜;血液检查中血常规可了解感染贫血等情况生化检查可了解基本代谢情况肿瘤标志物检查对怀疑肠胃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不同年龄人群指标范围有差异需结合情况综合分析。
一、胃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适用情况:胃镜检查是将一根前端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黏膜情况,能清晰发现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适用于有上腹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症状怀疑肠胃疾病的人群,以及需随访的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等。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检查前需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确保能耐受检查;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谨慎评估风险。
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6-8小时,禁饮2小时左右;需口服祛泡剂、局部麻醉剂等;有心脏疾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告知医生病情,评估能否进行检查。
二、结肠镜检查
1.检查原理及适用情况:结肠镜是从肛门插入,观察直肠、结肠黏膜病变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适用于出现下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怀疑结肠病变的人群。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肠道准备情况,保证肠道清洁度以利于观察;儿童进行结肠镜检查同样需严格把握指征,肠道准备要根据年龄和体重合理安排。
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3天进食少渣或无渣饮食,检查前1天口服泻药进行肠道清洁,还需服用肠道杀菌剂等;有严重心肺疾病、腹腔盆腔术后粘连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三、消化道钡餐检查
1.检查原理及适用情况:口服钡剂后,利用X线透视观察消化道形态、蠕动情况等。可用于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憩室等疾病,适用于不能耐受胃镜或结肠镜检查的人群,以及儿童肠胃疾病的初步筛查等。对于孕妇一般不建议进行该检查,因X线有一定辐射风险;老年患者需注意钡剂的服用量和观察过程中的反应。
2.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6-12小时,需吞服钡剂,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变换体位配合检查。
四、粪便常规及隐血检查
1.检查原理及意义:粪便常规检查可了解粪便的性状、颜色、细胞等情况,粪便隐血检查可检测粪便中是否有微量出血,有助于发现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如胃肠道溃疡、肿瘤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粪便的正常指标范围不同,儿童的粪便情况需结合年龄判断是否正常;对于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粪便检查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若隐血阳性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2.检查注意事项:粪便标本需新鲜,避免污染,按要求留取标本送检。
五、血液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细胞数量、形态等指标,了解是否有感染、贫血等情况,如肠胃道感染时血常规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等表现。对于儿童,血常规检查能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引起肠胃症状的因素;老年患者血常规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肠胃疾病的可能。
2.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项目,可了解机体的基本代谢情况,肠胃疾病可能影响这些指标,如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肝胆系统相关肠胃疾病有关,肾功能异常可能与肠胃道疾病导致的营养吸收等问题相关。不同年龄人群的生化指标正常范围有差异,老年患者需关注自身基础疾病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儿童的生化指标需参考儿童正常范围标准。
3.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癌胚抗原(CEA)等,对于怀疑肠胃肿瘤的患者有辅助诊断价值,但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肿瘤,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有家族肿瘤史或年龄较大怀疑肠胃肿瘤风险的人群,肿瘤标志物检查有一定参考意义,儿童一般较少进行肿瘤标志物的肠胃疾病相关筛查,除非有高度怀疑肿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