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症状表现多样,皮肤症状有典型风团及部分患者的红斑;全身症状包括胃肠道、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不适;不同类型荨麻疹有特殊症状,急性起病急、诱因多;慢性反复发作、诱因难明;特殊类型如皮肤划痕症、寒冷性、日光性荨麻疹各有其特殊表现。
风团:是荨麻疹最典型的皮肤表现,通常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水肿性团块,颜色可呈红色、白色或皮色。风团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可不断出现,此起彼伏。例如,患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皮肤突然出现多个风团,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形状多样,有的呈圆形、椭圆形,有的则呈不规则形。风团常伴有明显瘙痒,这是因为组胺等介质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的。
红斑:部分患者在风团出现前或风团消退后,可能会有红斑表现,红斑一般边界清楚,颜色可为淡红色或鲜红色,面积大小不一。红斑的出现可能是风团发生前的前驱症状,也可能是风团消退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约15%-20%的荨麻疹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是由于胃肠道黏膜也发生了水肿等变态反应。例如,患者可能在出现皮肤风团的同时,感到腹部隐痛、胀痛,或者出现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稀溏等。儿童患者胃肠道症状相对较为常见,且可能因腹痛等不适而哭闹不安。
呼吸道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如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这是因为呼吸道黏膜受累,发生水肿,影响了气道通畅。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例如,患者可能感觉呼吸费力,吸气时胸廓起伏明显,呼气时间延长,严重时可能出现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这种情况在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偶有发生,尤其是对某些过敏原高度敏感的患者。
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发热、头痛、乏力等。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痛的程度可轻可重,乏力则表现为患者感觉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这些全身症状的出现与体内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不同类型荨麻疹的特殊症状
急性荨麻疹:起病较急,常突然出现皮肤风团和瘙痒,可在数天至1-2周内痊愈。多数患者能找到明确的诱因,如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感染(如病毒、细菌感染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等)。例如,儿童可能因食用某种新的辅食而引发急性荨麻疹,表现为皮肤迅速出现大量风团,瘙痒明显。
慢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甚至数月、数年。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但病情容易迁延不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慢性荨麻疹的诱因往往较难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等有关。例如,一些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长期受到精神压力的影响,如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导致病情反复。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会有变化,这与内分泌的波动有关。
特殊类型荨麻疹
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可能与皮肤肥大细胞对机械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有关。例如,患者在搔抓后数分钟内,被搔抓部位就会出现一条或多条红色隆起的划痕,周围伴有红晕。
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较为常见,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部位出现风团或红斑,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伴有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全身症状。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较少见,常自幼发病,可持续终生,表现为受冷后数小时出现泛发的风团,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在寒冷季节更容易发病,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寒冷刺激。
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于日光后数分钟内,局部出现瘙痒、红斑及风团。风团发生后约1-2小时消退。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乏力、晕厥等。这种情况在皮肤白皙的人群中相对多见,儿童也可能患病,需要避免日光暴晒,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如涂抹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