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和脖子疼痛的原因多样,包括肌肉骨骼问题如姿势不良致肌肉紧张、肌肉劳损、肩周炎、颈椎病;神经系统问题如神经根受压、神经病变;还有外伤以及内脏疾病牵涉痛等。姿势不良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致颈肩肌肉紧张,肌肉劳损由过度使用肌肉引发,肩周炎多发生于50岁左右与肩关节退变等有关,颈椎病由颈椎退变等致神经等组织受刺激,神经根受压可由脊柱其他病变引起,神经病变可因感染等致神经传导异常,外伤包括肩部颈部受撞击等,内脏疾病牵涉痛是因内脏病变神经冲动与颈肩神经冲动交叉致大脑误判。
一、肌肉骨骼问题
1.姿势不良
成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会使颈部和肩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例如,长时间低头时,颈部肌肉需要承受额外的拉力,肩部肌肉也会因身体前倾而过度收缩,久而久之容易引发疼痛。这种情况在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年轻人。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骨骼的柔韧性和耐力会逐渐下降,更容易因姿势不良出现疼痛;生活方式上,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加重姿势不良带来的问题;病史方面,若既往有肩部或颈部肌肉损伤史,姿势不良时更易诱发疼痛。
2.肌肉劳损
成因:过度使用肩膀和颈部肌肉,如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频繁进行肩部运动(如打网球、游泳划水等),会导致肌肉劳损。例如,建筑工人长时间搬运重物,肩部和颈部肌肉反复受力,容易引起疼痛。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肌肉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发生劳损;生活方式中运动量过大或运动方式不当是重要诱因;有肩部或颈部肌肉既往损伤病史的人,发生劳损的风险更高。
3.肩周炎
成因: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多发生于50岁左右人群,也称为“五十肩”。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肩关节退变、慢性劳损、外伤等有关。肩关节逐渐出现粘连、僵硬,导致疼痛和活动受限。
影响因素:年龄是重要因素,50岁左右发病率较高;生活方式中缺乏肩部活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既往肩部外伤或肩部疾病病史可能诱发肩周炎。
4.颈椎病
成因: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长期低头、颈椎长期处于不良姿势、颈椎退变等是常见病因。例如,颈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肩膀和脖子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影响因素:年龄增长导致颈椎退变是主要原因;职业因素中,长期伏案工作、低头族等人群易患颈椎病;既往颈椎外伤病史会增加颈椎病的发病风险。
二、神经系统问题
1.神经根受压
成因:除了颈椎病导致神经根受压外,脊柱的其他病变也可能引起神经根受压,如椎管内肿瘤、脊柱结核等。神经根受压会引起其所支配区域的肩膀和脖子疼痛,同时可能伴有放射性疼痛。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脊柱退变风险高,更易出现神经根受压;有脊柱疾病病史或外伤史的人群风险增加;肿瘤等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神经根受压。
2.神经病变
成因: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肩膀和脖子疼痛,如神经炎。神经炎可能由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出现疼痛症状。
影响因素:感染性疾病史可能引发神经炎;接触有毒物质的人群易发生中毒性神经炎;营养缺乏人群如B族维生素缺乏时易出现营养代谢性神经炎。
三、其他原因
1.外伤
成因:肩部或颈部受到外伤,如跌倒时肩部着地、颈部被撞击等,可导致肌肉、骨骼、关节等损伤,引起疼痛。例如,运动时的意外撞击可能造成肩部肌肉拉伤或锁骨骨折,进而引发肩膀和脖子疼痛。
影响因素:从事高风险运动或工作的人群外伤风险高;老年人因骨质较疏松,外伤后更易出现严重损伤导致疼痛。
2.内脏疾病牵涉痛
成因:某些内脏疾病可引起肩膀和脖子的牵涉痛,如心肌梗死有时会表现为左肩和颈部疼痛,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可能出现右肩部放射性疼痛。这是因为内脏病变产生的神经冲动与肩部、颈部的神经冲动在脊髓后角发生交叉,导致大脑误以为是肩部、颈部组织受损而产生疼痛。
影响因素:有内脏疾病病史的人群需警惕牵涉痛的可能;年龄较大的人群内脏疾病发生率相对高,更应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