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痤疮皮损表现有白头粉刺(皮色丘疹、质硬、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明显扩大毛孔中的小黑点、可挤出脂栓)、炎性丘疹(红色丘疹、有的顶端有小脓疱)、脓疱(大小不一、内含脓液、周围有红晕)、结节(直径大于毫米的实质性损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大小不等的囊性损害、触之有波动感、挤压有脓液或血液流出),伴随症状有瘙痒(部分患者伴不同程度瘙痒、皮肤敏感或炎症明显时易出现)、疼痛(结节和囊肿型痤疮常伴疼痛、炎性丘疹和脓疱等可能有轻度疼痛)、色素沉着(痤疮消退后可能遗留深色斑点或斑片、皮肤较白人群更明显)、瘢痕(严重痤疮可能遗留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炎症重、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等易致瘢痕形成)。
脸部痤疮皮损表现有白头粉刺(皮色丘疹、质硬、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明显扩大毛孔中的小黑点、可挤出脂栓)、炎性丘疹(红色丘疹、有的顶端有小脓疱)、脓疱(大小不一、内含脓液、周围有红晕)、结节(直径大于毫米的实质性损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大小不等的囊性损害、触之有波动感、挤压有脓液或血液流出),伴随症状有瘙痒(部分患者伴不同程度瘙痒、皮肤敏感或炎症明显时易出现)、疼痛(结节和囊肿型痤疮常伴疼痛、炎性丘疹和脓疱等可能有轻度疼痛)、色素沉着(痤疮消退后可能遗留深色斑点或斑片、皮肤较白人群更明显)、瘢痕(严重痤疮可能遗留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炎症重、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等易致瘢痕形成)。
一、皮损表现
粉刺
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约1毫米大小,质硬,表面光滑,不易挤出脂栓。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导致毛囊口角化过度,皮脂排出受阻形成白头粉刺。
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为明显扩大的毛孔中的小黑点,略高于皮肤表面,可挤出脂栓,外观呈黑色,是由于粉刺顶端的角质栓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所致。
炎性丘疹:多为红色丘疹,直径1-5毫米左右,有的顶端有小脓疱,是毛囊皮脂腺单位受到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的丘疹表现。常见于T区(额头、鼻子及其周围)等油脂分泌旺盛区域,青春期人群因激素水平变化,皮脂腺分泌活跃,易引发炎性丘疹。
脓疱:大小不一的脓疱,内含脓液,周围有红晕,多由炎性丘疹进一步发展而来,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引起化脓性炎症形成脓疱。免疫力较低或皮肤卫生状况差的人群更易出现脓疱,比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青少年。
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的实质性损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多发生于炎症较深的部位,是由于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严重,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形成较大的结节。成年人中因内分泌失调、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因素可能增加结节发生风险。
囊肿:大小不等的囊性损害,触之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或血液流出,是在结节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结构完全破坏,形成含有脓液、血液等的囊肿。面部囊肿型痤疮可能影响外观和患者心理,尤其对注重外貌的年轻人群影响较大。
二、伴随症状
瘙痒:部分患者脸部痤疮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尤其是在炎症反应较明显时,瘙痒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皮肤敏感人群或痤疮炎症较重时更容易出现瘙痒症状,比如油性皮肤且痤疮炎症活跃的青少年。
疼痛:结节和囊肿型痤疮常伴有疼痛,炎性丘疹、脓疱等也可能有轻度疼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痤疮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疼痛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日常活动,比如结节较大时,患者面部活动可能会牵扯到疼痛部位。
色素沉着:痤疮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表现为深色的斑点或斑片,这是由于痤疮炎症导致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被激活,合成过多黑色素引起。皮肤较白的人群在痤疮恢复后色素沉着可能更明显,比如白种人脸部痤疮恢复后色素沉着相对更易察觉。
瘢痕:严重的痤疮可能遗留瘢痕,包括萎缩性瘢痕(如冰锥状瘢痕)和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表现为皮肤表面凹陷,增生性瘢痕则是高出皮肤表面的肿物。痤疮炎症程度重、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等因素会增加瘢痕形成的风险,青少年中因对痤疮重视不够、自行挤压等不当处理可能导致瘢痕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