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还痛常见原因有牙周炎、外伤、根尖周炎,牙周炎致松痛需口腔清洁并及时就医行牙周治疗,外伤致松痛轻度者先观察重者尽快就诊治疗,根尖周炎致松痛需开髓引流后行根管治疗,预防要贯穿一生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外伤、定期口腔检查。
一、明确牙齿松动还痛的常见原因
牙齿松动还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牙周炎,这是较为常见的因素,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牙龈发炎、出血,进而使牙周支持组织逐渐破坏,出现牙齿松动且伴有疼痛;外伤也是常见原因,比如牙齿受到碰撞、咬硬物等情况,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疼痛;还有根尖周炎,多是由于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波及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症,出现牙齿松动、咬合痛等症状。
二、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疼痛
1.口腔清洁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要强调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儿童要在家长帮助下正确刷牙,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成年人则要坚持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同时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牙菌斑、牙结石的堆积,从而缓解牙周炎症状。因为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及时清除牙菌斑能阻止牙周炎进一步发展,减轻牙齿松动和疼痛。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存在口腔清洁不便的情况,建议使用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提高口腔清洁效果。
2.及时就医治疗
患者需要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牙周治疗,如龈上洁治(洗牙)、龈下刮治等,去除牙齿表面和牙龈下方的牙菌斑、牙结石。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等治疗。一般来说,经过规范的牙周治疗,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和疼痛会逐渐得到缓解。
(二)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疼痛
1.轻度外伤
如果是轻度的牙齿外伤导致松动疼痛,对于儿童,要避免儿童继续用受伤的牙齿咀嚼食物,让牙齿得到充分休息。如果是成年人,也应尽量避免用受伤牙齿咬东西。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部分轻度外伤的牙齿可能会逐渐恢复稳固。但如果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要及时就医。
不同年龄的处理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牙齿还在发育阶段,更要密切关注,因为儿童牙齿的恢复能力与成人有所差异。
2.重度外伤
若牙齿外伤较严重,出现明显松动、移位等情况,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尽快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可能需要进行牙齿固定等治疗。例如,对于移位的牙齿可能需要进行复位并固定,以帮助牙齿恢复稳固。
(三)根尖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疼痛
1.开髓引流
患者需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对患牙进行开髓引流,释放根尖周的压力,从而迅速缓解疼痛。这是因为根尖周炎时,根尖周组织有炎症渗出,导致压力增大,引起剧烈疼痛,开髓引流能有效降低压力,减轻疼痛。
对于儿童患者,在开髓引流过程中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同时,要向家长说明后续治疗的大致流程,让家长配合医生做好儿童的安抚工作。
2.后续治疗
开髓引流后,还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后续治疗。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充填根管,消除根尖周炎症,从而使牙齿松动和疼痛症状消失。不同年龄患者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要确保儿童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安静,配合医生操作。
三、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贯穿一生
从儿童时期就要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要引导儿童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因为儿童时期口腔卫生状况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健康。成年人也要持续保持,避免牙周炎等疾病的发生。老年人更要注重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预防牙齿松动等问题。
2.避免外伤
不同年龄人群都要注意避免牙齿外伤,儿童在玩耍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牙齿;成年人在进行体育活动、工作等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牙齿,避免咬硬物等可能导致牙齿外伤的行为。例如,进行篮球等剧烈运动时最好佩戴护齿套,减少牙齿受伤的风险。
3.定期口腔检查
无论哪个年龄阶段,都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牙齿、牙周等问题,如龋齿、早期牙周炎等,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发展到牙齿松动疼痛等较严重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