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有全身症状如乏力(随病情进展加重,长期饮酒者更重)、消瘦(因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及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因胆汁分泌减少等)、腹胀(因胃肠道淤血等)、腹痛(部分患者有,合并并发症时明显)、腹泻(肠道淤血等致,老年者易致水电解质紊乱),其他系统症状如出血倾向(因凝血因子减少等)、黄疸(肝细胞损害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体征有肝脏体征如肝大小改变(早期肿大晚期缩小变硬)、压痛(部分患者有,合并炎症时更明显),门静脉高压体征如脾大(因门静脉高压淤血肿大,影响儿童造血免疫)、腹水(失代偿期重要体征,老年管理复杂)、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如食管胃底、腹壁静脉曲张,可致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一、症状方面
(一)全身症状
1.乏力:是肝硬化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程度可轻可重。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可能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乏力感会逐渐加重。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代谢能力下降,身体能量产生不足,且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等情况。对于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会进一步加重乏力的程度。
2.消瘦:患者体重逐渐下降,体型消瘦。这与肝脏合成功能减退,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合成减少,以及食欲减退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有关。儿童患者若患有肝硬化,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出现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正常标准的情况,因为肝脏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功能异常会阻碍营养的正常代谢和利用。
(二)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减退:多数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与肝脏分泌胆汁减少,影响脂肪消化,以及胃肠道淤血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有关。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可能食欲减退表现相对更为隐匿,但同样会存在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
2.腹胀:较为常见,多表现为上腹部或全腹部的胀满不适。是由于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减弱,肠道内气体积聚,以及腹水形成等原因引起。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较长的患者,腹胀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且逐渐加重。
3.腹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等。若合并胆道感染等并发症时,腹痛可能较为明显。在儿童肝硬化患者中,腹痛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情绪,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儿童表达疼痛的方式相对有限,需要仔细观察其行为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腹痛情况。
4.腹泻:肠道淤血、吸收不良等因素可导致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老年肝硬化患者由于肠道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腹泻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更严重的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三)其他系统症状
1.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这是因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在女性患者中,月经可能会增多,这与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尤其是儿童,要避免外伤,防止出血不止等严重情况发生。
2.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是由于肝细胞损害,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黄疸的出现提示肝脏功能损害较为严重,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黄疸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黄疸时可能还会伴有皮肤瘙痒等不适。
二、体征方面
(一)肝脏体征
1.肝大小改变:早期肝脏可肿大,表面光滑;晚期肝脏缩小,质地变硬。在儿童肝硬化中,肝脏大小的变化与病情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需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进行监测。
2.压痛:部分患者肝脏可有压痛,若合并炎症等情况时压痛更明显。对于有乙肝等基础肝病的患者,肝脏压痛可能提示病情活动。
(二)门静脉高压体征
1.脾大:脾脏因门静脉高压而淤血肿大,可通过触诊等发现脾脏增大。脾大后可导致血小板等血细胞破坏增多,引起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在儿童患者中,脾大可能会影响其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2.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体征,表现为腹部膨隆,呈蛙腹状,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有关,老年患者由于腹腔脏器功能减退等原因,腹水的管理相对更为复杂,需要注意限制水钠摄入等。
3.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常见的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腹壁静脉曲张,表现为腹部浅表静脉显露、迂曲等。侧支循环的建立是为了缓解门静脉高压,但也可能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