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不做根管治疗会带来多方面严重后果,包括感染扩散与全身影响,如局部感染加重致根尖周炎、引发全身感染;牙齿丧失风险增加,如破坏牙齿结构、致牙槽骨吸收;对邻牙及咬合关系有影响,如邻牙受累、咬合关系紊乱;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儿童影响咀嚼及恒牙发育,糖尿病患者感染扩散风险高,老年人易引发全身并发症且牙齿丧失风险高、影响饮食健康。
一、感染扩散与全身影响
1.局部感染加重:牙齿发生龋坏等问题后若不做根管治疗,牙髓组织会持续受到感染,炎症会不断扩散。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在根管内大量积聚,炎症可向根尖周组织蔓延,导致根尖周炎。患者会出现牙齿明显的咬合痛、根尖部牙龈肿胀、压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肿胀可能会形成脓肿,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使患者不敢用患病牙齿进食。例如,有研究表明,未经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约有70%会在6个月内发展为根尖周炎。
2.引发全身感染:根尖周的感染病灶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源,细菌及其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感染性疾病。比如可能导致菌血症,对于一些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全身感染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有临床数据显示,因牙齿根尖周感染导致菌血症的患者中,约15%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是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风险更高。
二、牙齿丧失风险增加
1.牙齿结构破坏:根管内的感染会持续破坏牙齿的硬组织和牙髓周围的支持组织。随着时间推移,牙齿的强度会逐渐降低,容易发生折裂。例如,前牙如果不做根管治疗,长期的感染会使牙体组织变脆,在日常咀嚼或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折断;后牙由于承受的咀嚼力较大,感染导致牙齿折裂的风险更高,一旦牙齿折裂严重到无法修复,就只能拔除。
2.牙槽骨吸收:根尖周的炎症会刺激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是支撑牙齿的重要结构,牙槽骨的大量吸收会使牙齿的松动度逐渐增加,最终导致牙齿脱落。对于儿童患者来说,乳牙如果不及时做根管治疗,炎症还可能影响继承恒牙的发育,导致恒牙萌出异常或发育不良;而对于成年患者,牙槽骨的吸收会严重影响牙齿的稳固性,加速牙齿丧失的进程。有研究统计,因根尖周病变导致牙槽骨明显吸收的患者中,约40%在5年内会出现牙齿松动需要拔除。
三、对邻牙及咬合关系的影响
1.邻牙受累:患病牙齿周围的邻牙也会受到影响,由于病变牙齿的存在,邻牙的牙周组织可能会受到炎症波及,引发邻牙的牙周炎等问题。例如,病变牙齿的根尖周炎症可能会通过牙槽骨的交通通道影响邻牙的牙槽骨,导致邻牙的牙槽骨吸收,进而出现邻牙的松动、牙龈红肿等症状。
2.咬合关系紊乱:不做根管治疗的牙齿如果发生折裂或松动,会破坏原有的正常咬合关系。患者为了避免疼痛可能会不自觉地用另一侧牙齿咀嚼,长期如此会导致对侧牙齿过度磨耗,而患病侧牙齿长期废用又会引起牙龈萎缩、牙槽骨进一步吸收等问题,最终造成整个咬合关系的紊乱,影响咀嚼效率和口腔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有临床观察发现,因牙齿问题导致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中,约3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不适症状。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患者:儿童乳牙若不及时做根管治疗,除了上述局部和全身的问题外,还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进而影响营养的摄入和生长发育。而且乳牙的根尖周炎症可能会波及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萌出异常等。例如,一些儿童乳牙因龋坏未做根管治疗,出现根尖周感染后,继承恒牙可能会在萌出时出现颜色改变、形态异常等情况。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力较低,牙齿不做根管治疗时,感染扩散的风险更高,且感染不易控制。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牙齿感染后更易引发全身严重感染,如前面提到的菌血症等,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牙齿有牙髓或根尖周病变,应更及时地进行根管治疗,以降低感染扩散的风险。
3.老年人患者: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全身疾病,牙齿不做根管治疗时,感染引发全身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同时,老年人的牙槽骨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吸收,牙齿的稳固性相对较差,不做根管治疗导致牙齿丧失的风险更高,而且牙齿问题会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饮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整体健康状况。例如,老年人因牙齿问题无法正常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会导致便秘等肠道问题,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