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是针对牙颌面畸形的综合性治疗手段,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需考虑生活方式和病史因素,治疗流程包括术前正畸(牙齿排齐、调整牙合关系)、正颌手术(手术设计、手术操作)、术后正畸及恢复(术后正畸、恢复观察),预期效果是改善面部外观、恢复咬合功能。
一、正畸联合正颌手术的定义
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是一种针对牙颌面畸形的综合性治疗手段。它是将正畸治疗与正颌手术相结合,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齿的位置和排列,为正颌手术创造合适的牙合关系,然后通过正颌手术来移动颌骨的位置,从而矫正颌骨的畸形,最终达到改善面部外观和恢复正常咬合功能的目的。例如,对于严重的地包天(前牙反牙合)畸形,单纯的正畸治疗可能无法完全矫正颌骨的位置,这时候就需要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来进行治疗。
二、适用人群及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因素:一般来说,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正畸联合正颌手术的常见年龄段,因为此时颌骨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的可塑性较好,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对于成年患者,如果存在严重的牙颌面畸形影响功能和美观,也可以考虑该治疗方式。不过成年患者的颌骨生长发育已经基本停止,治疗过程可能相对复杂,需要更长时间的正畸治疗来调整牙齿,并且手术风险也会相对有所不同。
性别因素:性别对于正畸联合正颌手术的适用并没有绝对的差异,主要还是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牙颌面畸形情况。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存在符合该治疗指征的牙颌面畸形,都可能需要进行正畸联合正颌手术。
生活方式因素:患者在治疗前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因为正畸治疗过程中需要佩戴矫治器,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龋齿和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在手术前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一些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的生活方式,例如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手术部位的恢复等。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在病情得到控制稳定后才能考虑进行正畸联合正颌手术,因为手术和正畸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的全身状况产生一定影响,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确保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和正畸治疗。
三、治疗流程
术前正畸
牙齿排齐:通过佩戴固定矫治器等正畸装置,将错位的牙齿逐步排齐,使牙齿达到基本的排列整齐状态。例如,使用金属托槽矫治器或者隐形矫治器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治器进行牙齿的排齐工作,一般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调整牙合关系:在牙齿排齐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为正颌手术创造良好的牙合条件。这一过程需要精确的测量和调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牙颌面畸形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正畸方案,通过调整矫治器的力量等方式来逐步改变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
正颌手术
手术设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面部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精确的手术设计,确定需要移动的颌骨部位和移动的方向及距离等。例如,对于上颌前突的患者,会设计将上颌骨向后移动的手术方案;对于下颌后缩的患者,会设计将下颌骨向前移动的手术方案等。
手术操作:在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通过切开相应的口腔内或者面部切口,将颌骨截断后移动到预定的位置,然后用钛板钛钉等进行固定,以维持颌骨的新位置。手术过程需要精细操作,以确保颌骨移动准确,并且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术后正畸及恢复
术后正畸:手术结束后,需要进行术后正畸治疗,进一步调整牙齿的细微位置,使牙齿的咬合关系更加精确和稳定。这一阶段的正畸治疗可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通过佩戴矫治器等方式来完善牙齿的排列和咬合。
恢复观察:患者在术后需要定期复诊,观察颌骨的恢复情况以及牙齿咬合功能的恢复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患者自身也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等方面,促进术后的恢复。
四、治疗的预期效果
面部外观改善:通过正畸联合正颌手术,可以显著改善面部的外观,例如严重的地包天患者经过治疗后面部前突等畸形得到矫正,面部比例更加协调,容貌得到明显改善。对于上颌前突导致的凸嘴等情况,经过手术和正畸治疗后,面部的突度会明显降低,面部外观更加美观。
咬合功能恢复:能够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使患者能够正常咀嚼食物,提高咀嚼效率。正常的咬合功能对于患者的消化和营养吸收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各种食物,而不会因为咬合问题导致咀嚼困难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