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代偿期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乏力食欲减退等,肝脏轻度肿大;失代偿期有肝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如乏力消瘦面色晦暗食欲减退腹胀腹痛出血倾向贫血内分泌紊乱,还有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如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腹水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
一、代偿期症状及表现
(一)一般症状
此阶段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这些症状可能在劳累后较为明显,休息后可缓解,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对于生活方式无特殊限制,但长期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症状,有基础肝病病史者需格外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变化。
(二)肝脏轻度肿大
肝脏可能轻度肿大,质地偏硬,一般无明显压痛,但通过超声等检查可发现肝脏形态学改变,对于有乙肝、丙肝等病史人群,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变化。
二、失代偿期症状及表现
(一)肝功能减退相关表现
1.全身症状
乏力:最为常见,程度可逐渐加重,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与肝脏合成蛋白减少、代谢功能紊乱等有关,年龄较大患者可能因基础体能下降,乏力感更易被察觉,需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
消瘦:体重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肝功能减退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患者食欲减退,蛋白质等营养摄入不足,合成减少,导致机体处于消耗状态。
面色晦暗:由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引起黑色素沉着,表现为面色灰暗黝黑,在长期患病的中老年患者中较为典型。
2.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是常见症状,甚至严重时厌食,与胃肠道淤血、消化酶分泌减少等有关,患者进食量明显减少,影响营养摄入,对于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警惕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功能改变,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尽量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腹胀:多为持续性,与胃肠淤血、腹水形成、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饭后腹胀往往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可能因胃肠蠕动功能本身较弱,腹胀症状更易困扰,可通过少食多餐等方式缓解。
腹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多为隐痛,与肝包膜受牵拉、门静脉血栓形成、胆道感染等有关,若出现突发剧烈腹痛,需高度警惕并发症可能,如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应及时就医。
3.出血倾向和贫血
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皮肤紫癜、鼻衄、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等有关,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避免外伤,注意口腔、鼻腔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需严格禁食等紧急处理。
贫血:常为轻、中度贫血,与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脾功能亢进破坏红细胞等有关,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等表现,在女性患者月经期间可能加重贫血症状,需关注血红蛋白水平变化。
4.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
雌激素增多:除前面提到的面色晦暗外,还可出现蜘蛛痣、肝掌等,蜘蛛痣好发于上腔静脉引流区域,如颈部、上胸部、面部等,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发红,在青春期后患者中可能更易被发现异常。
雄激素减少:男性患者可出现性功能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这与肝脏对性激素的代谢失衡有关,对患者的生殖健康和内分泌状态产生影响。
(二)门静脉高压相关表现
1.脾大及脾功能亢进
脾大:脾脏因门静脉高压淤血而肿大,一般为轻、中度肿大,严重时可达到盆腔,通过超声等检查可测量脾脏大小,脾功能亢进时,外周血细胞减少,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降低,患者易出现感染、出血、贫血等并发症,老年患者脾功能亢进时感染风险可能更高,需注意预防感染。
2.腹水
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与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过多等有关,患者腹部膨隆,呈蛙腹状,行走困难,大量腹水还可引起呼吸困难等,对于腹水患者,需限制钠、水摄入,根据病情进行利尿等治疗,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需防止跌倒等意外。
3.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最具特征性的侧支循环,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病情凶险,是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需严格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以防划破血管引起出血,中老年患者若发生出血,救治难度相对较大。
腹壁静脉曲张:表现为腹壁静脉显露、迂曲,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外观呈海蛇头状,与门静脉高压时腹壁静脉回流受阻有关。
痔静脉曲张:可引起便血,与直肠上、下静脉丛曲张有关,对患者的排便情况产生影响,需关注大便颜色等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