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局部有疼痛(初期轻、间歇,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随病情进展变持续,不同部位疼痛有特点)、肿胀(增生刺激周围组织致炎症反应使组织液渗出增加)、活动受限(关节部位增生影响关节正常活动);不同部位骨质增生有特殊表现,颈椎增生有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表现,腰椎增生有腰椎管狭窄或马尾神经受压表现,膝关节增生可致关节畸形;年龄增长使骨质增生发生率及症状加重,绝经后女性易现骨质增生相关症状,过度劳累、姿势不良会增加关节磨损、加速关节退变致骨质增生及加重症状。
一、局部症状
1.疼痛
一般性表现:骨质增生最常见的局部症状是疼痛,初期疼痛多为轻微、间歇性,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在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后,膝关节会出现疼痛,休息片刻后疼痛可减轻。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变为持续性,在夜间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日常生活。
不同部位疼痛特点:颈椎骨质增生可能会引起颈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等部位;腰椎骨质增生则常导致腰部疼痛,有时疼痛会向臀部、下肢放射,出现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足跟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晨起下地行走时疼痛较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可能会有短暂缓解,但长时间行走后又会加重。
2.肿胀
骨质增生部位可能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增生的骨质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使组织液渗出增加,从而引起肿胀。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时,膝关节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皮肤温度可能略有升高,用手触摸可感觉到肿胀部位有饱满感。
3.活动受限
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比如,手指关节骨质增生可能导致手指活动不灵活,屈伸受限;膝关节骨质增生会使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可能出现下蹲困难、不能完全伸直或弯曲膝关节等情况;颈椎骨质增生严重时可能会影响颈部的转动,导致转头困难。
二、不同部位骨质增生的特殊表现
1.颈椎骨质增生
神经根受压表现:当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时,患者除了颈部疼痛外,还可能出现上肢的麻木、无力等症状。例如,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如手臂、手指等部位会有麻木感,严重时可能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拿东西不稳、握力下降等。
脊髓受压表现:如果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脊髓,病情相对严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还可能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这是因为脊髓受到压迫后,会影响其传导功能,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以及二便控制功能出现异常。
2.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管狭窄相关表现:腰椎骨质增生可能导致腰椎管狭窄,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双下肢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要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继续行走,但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又会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下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严重的腰椎骨质增生压迫马尾神经时,患者会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这是由于马尾神经受到压迫后,其支配的会阴部及二便等功能区域出现异常。
3.膝关节骨质增生
关节畸形:随着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进展,可能会出现膝关节的畸形,如膝内翻或膝外翻等。例如,膝内翻时患者的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膝外翻则是两膝能靠拢而两足内踝不能相碰。关节畸形会进一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和外观。
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对骨质增生症状的影响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关节软骨会逐渐磨损、退变,骨质增生的发生率也会增加。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退变较为明显,骨质增生相对更常见,而且症状可能相对较重。例如,老年人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病率高于年轻人,且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能更严重。
2.性别因素
在某些部位的骨质增生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变化,可能会更容易出现骨质增生相关症状。例如,绝经后的女性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3.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劳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过度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关节的磨损,从而促进骨质增生的发生和加重症状。比如,长期从事搬运工作的人,腰椎和膝关节的骨质增生发生率可能较高,且症状出现较早、较重。
姿势不良:长期保持不良的姿势,如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时弯腰驼背等,会使颈椎、腰椎等部位的关节受力不均,加速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的形成。例如,长期低头看手机的人,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生率可能增加,进而出现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