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不育原因包括排卵障碍(内分泌因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输卵管因素(炎症、手术史致堵塞或粘连)、子宫因素(畸形、病变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同种免疫异常)及其他因素(年龄增长致生育力下降、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酗酒、过度胖瘦影响生殖功能)。
一、排卵障碍
1.内分泌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常见的引起排卵障碍的原因。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性腺激素比例失调,导致卵巢不能正常排卵。研究表明,约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排卵异常。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遗传易感性使个体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的影响,从而引发内分泌紊乱,影响排卵功能。
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式分泌异常,或垂体病变影响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都会导致排卵障碍。例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等可能影响下丘脑功能,使GnRH分泌紊乱;垂体肿瘤等病变可直接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干扰排卵过程。
二、输卵管因素
1.输卵管堵塞或粘连
炎症:盆腔炎是导致输卵管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可引起盆腔炎症,炎症波及输卵管,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堵塞。据统计,盆腔炎患者中约有20%-30%会出现输卵管堵塞。此外,阑尾炎等腹腔炎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能蔓延至盆腔,累及输卵管。
手术史:盆腔手术史,如阑尾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可能导致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和拾卵功能。例如,阑尾切除术后,腹腔内可能形成粘连,进而波及输卵管,使其结构和功能受损。
三、子宫因素
1.子宫畸形
如先天性无子宫、双子宫、子宫纵隔等。子宫畸形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例如,子宫纵隔会占据宫腔内的部分空间,使宫腔形态异常,不利于胚胎的种植和生长,从而导致不孕。这些畸形大多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与遗传因素和胚胎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有关。
2.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炎: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症,如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子宫内膜炎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使受精卵难以着床。例如,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物影响胚胎的种植。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等。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引起盆腔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卵巢的排卵功能,同时也会改变子宫内膜的环境,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且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四、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可影响胎盘血管的形成和血流,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和流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免疫调节机制异常有关,遗传易感性使个体更容易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和细胞,影响生殖相关的生理过程。
2.同种免疫异常
女性体内对丈夫的精子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精子抗体可阻碍精子穿过宫颈黏液,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同种免疫异常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女性生殖道局部免疫平衡失调有关,例如,宫颈黏膜等部位的免疫屏障功能异常,导致精子作为外来抗原引发免疫反应。
五、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
女性的生育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35岁以上的女性生育力开始明显下降,40岁以后下降更为显著。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卵子的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例如,35岁女性的卵子非整倍体率约为20%,而40岁时可升至40%以上,卵子质量下降会影响受精和胚胎发育,从而导致不孕不育的概率升高。
2.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吸烟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和卵子质量。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同时还会损害卵子的染色体,增加卵子异常的风险。研究表明,吸烟女性不孕的概率比不吸烟女性高。
酗酒:过量饮酒会干扰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影响排卵功能。酒精还可能对卵子和胚胎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增加胚胎发育异常的可能性。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女性,其生育能力受到明显影响,不孕不育的发生率升高。
过度肥胖或消瘦:过度肥胖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如胰岛素抵抗、雄激素水平升高等,进而影响排卵功能。而过度消瘦,体重指数过低,也会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月经紊乱甚至闭经,影响受孕。一般认为,体重指数(BMI)在18.5-23.9之间较为适宜生育,BMI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殖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