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和饮食,休息按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及不同年龄等要求,饮食按病情调整热量、蛋白质等摄入及腹水患者限钠限水)、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据情况用抗病毒药,酒精性肝硬化严格戒酒)、抗纤维化治疗(用有抗纤维化作用药物需遵医嘱长期坚持)、并发症治疗(腹水用利尿剂或腹腔穿刺放腹水加补白蛋白,肝性脑病除诱因、限蛋白、用乳果糖等,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补容、用生长抑素等)及晚期肝硬化考虑肝移植且严格掌握适应证。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代偿期患者可参加轻体力工作,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患者则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因为卧床休息可增加肝血流量,有利于肝脏的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年轻患者相对代偿能力可能稍好,但也需遵循上述原则;老年患者肝脏功能减退更明显,更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减轻肝脏负担。
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患者,需要调整工作强度,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等)的患者,要纠正生活方式,保证规律的作息。
2.饮食:
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蛋白质的摄入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调整,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1-1.5g,但是有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高热量饮食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能量,例如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保证身体的基本能量需求。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的热量和蛋白质需求会有差异,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更高质量和合理比例;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饮食需要更注重易消化。
有腹水的患者应限制钠的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应小于2g,进水量限制在1000ml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以内。对于合并不同病史的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限制钠摄入的同时要注意整体饮食的平衡,避免因为过度限制钠而导致其他营养失衡;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肝硬化患者,在保证热量和蛋白质摄入的同时,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选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二、病因治疗
1.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
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如果HBV-DNA阳性,可应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方案)。丙肝肝硬化患者则可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进行抗病毒治疗,治愈率较高。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代谢等情况,儿童患者由于肝脏等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需谨慎选择;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用药更要谨慎评估。
2.酒精性肝硬化:
必须严格戒酒。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是持续的,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关键措施。对于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坚定地戒酒,同时要注意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戒断反应等情况,对于有精神依赖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专业的戒酒辅助措施。
三、抗纤维化治疗
目前有一些药物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如安络化纤丸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纤维化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对于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可能不同,早期肝硬化患者抗纤维化治疗可能效果相对较好。
四、并发症的治疗
1.腹水的治疗:
利尿剂:常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开始时螺内酯40-80mg/d,呋塞米20-40mg/d,逐渐调整剂量,以每日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为宜。对于老年患者,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因为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的风险相对较高,容易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
腹腔穿刺放腹水:对于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腹腔穿刺放腹水,同时补充白蛋白,一般放1000ml腹水补充白蛋白8-10g。
2.肝性脑病:
首先要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停止大量放腹水等。然后限制蛋白质摄入,口服乳果糖酸化肠道,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也可使用拉克替醇等药物。对于儿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一旦发生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因为儿童的肝脏等器官功能与成人不同,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要更加精确。
3.上消化道出血:
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补充血容量,使用生长抑素等药物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压力。对于老年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其心肺功能等可能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补液速度等。
五、肝移植
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肝移植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如Child-Pugh分级C级的患者等可以考虑肝移植。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肝移植的预后可能不同,儿童患者肝移植后的恢复情况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儿童肝移植的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