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保守治疗有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损伤或特殊人群,方式有肌腱修复术和肌腱重建术;康复治疗分术后早期、中期、后期,分别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肌肉收缩、主动活动度、力量及全面功能等训练。
一、保守治疗
(一)休息与制动
1.适用情况:对于冈上肌肌腱轻度损伤的患者,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避免上肢过度外展、上举等会加重损伤的动作。对于从事需要频繁使用上肢进行此类动作工作的人群,如运动员、手工劳动者等,休息能让肌腱有恢复的时间。
2.具体措施:使用三角巾等进行制动,限制肩关节不必要的活动,一般需要制动2-3周,根据损伤程度有所差异。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原理及作用: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研究表明,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加速组织代谢产物的清除。一般可在损伤后的48小时后开始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有糖尿病等血管病变的特殊人群,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因为这类人群的血管神经感觉可能异常,对温度的感知不灵敏。
2.冷敷
原理及作用:在损伤初期(48小时内),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冷敷能够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可重复一次。对于儿童患者,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可在皮肤与冷敷物之间垫上毛巾。
3.超声波治疗
原理及作用:超声波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细胞的代谢功能。一般每周进行2-3次超声波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设备和损伤情况而定,通常在10-15分钟。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超声波治疗可能需要更精准的剂量控制。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溃疡、出血等。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优先考虑物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严重损伤情况:当冈上肌肌腱损伤严重,如完全断裂,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过3-6个月的保守治疗后,肌腱仍未愈合,肩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运动员等对肩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的特殊人群,即使损伤不是特别严重,但为了尽快恢复运动功能,也可能考虑早期手术治疗。而对于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且损伤影响日常生活功能,也可考虑手术。
(二)手术方式
1.肌腱修复术:通过手术将断裂的冈上肌肌腱重新缝合修复。手术需要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准确找到断裂的肌腱部位,进行精细的缝合。对于年轻患者,修复后的肌腱愈合能力相对较好;而对于老年患者,术后的康复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其愈合能力可能下降。
2.肌腱重建术:当肌腱损伤严重无法直接修复时,可能需要进行肌腱重建术,如利用其他部位的肌腱来重建冈上肌肌腱功能。例如,取部分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进行重建,这种手术方式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术后康复也相对复杂。
三、康复治疗
(一)术后康复
1.早期康复(术后1-2周)
肩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肩关节小范围的被动活动,如前屈、后伸等,活动范围逐渐增加,每次活动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进行轻柔的活动,避免过度牵拉导致再次损伤。
肌肉收缩训练: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每次收缩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
2.中期康复(术后3-6周)
主动活动度训练:逐渐增加肩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如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可以借助滑轮等辅助器械进行训练,增加活动的力度和范围。对于老年患者,要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导致损伤加重。
力量训练:开始进行肩部肌肉的渐进性抗阻力量训练,可使用轻重量的哑铃等进行训练,但要注意力量的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力量导致肌腱再次损伤。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
全面功能训练:进行肩关节的全方位功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梳头、洗脸等。同时进行体育活动相关的专项训练,如运动员要进行与专项运动相关的肩部功能训练,恢复肩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和力量,使其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运动的需求。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在康复过程中要考虑到其身体的特殊性,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训练,康复训练要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和有效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