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打桩是根管治疗后为增强患牙固位以利冠修复的操作,适用于牙体缺损大的情况,分单根牙和多根牙;材料有金属桩、纤维桩、瓷桩等;操作步骤包括根管预备、取模制作桩核、冠修复;术后需注意避免咬硬物、保持口腔清洁,有根管侧穿、桩核松动或折断等风险及相应应对办法。
一、根管治疗打桩的定义
根管治疗打桩是指在根管治疗之后,为了增强患牙的固位力,便于后续进行冠修复等操作,而将桩核材料插入根管内的一种操作。当牙齿因龋齿、外伤等原因导致大部分牙体组织缺失时,单纯的冠修复可能固位不佳,通过根管打桩可以为冠修复提供良好的固位基础。
二、适用情况
1.牙体缺损较大的情况
对于因龋病等导致剩余牙体组织较少,无法直接进行冠修复的患牙,需要通过打桩来增加固位。例如,一颗磨牙经过根管治疗后,剩余牙体组织仅为少量的牙尖部分,此时进行冠修复需要打桩来加强固位。
外伤导致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情况,如前牙折断至龈下较多,经过根管治疗后,也常需要打桩来为后续修复做准备。
2.单根牙与多根牙的区别
单根牙:单根牙在进行根管治疗打桩时,需要考虑根管的粗细、长度等因素。例如,前牙的根管相对较细,打桩时要选择合适粗细的桩,以避免根管壁侧穿等情况。一般来说,单根牙打桩后,桩的长度要达到根管长度的2/3-3/4左右,以保证足够的固位力。
多根牙:多根牙如磨牙有多个根管,打桩时需要根据多个根管的情况来选择打桩方式。通常会选择多个桩分别插入不同的根管内,或者使用复合桩来增强固位。多根牙打桩后,能更好地分散咬合力,提高患牙的整体稳定性。
三、打桩的材料及选择
1.金属桩
常见的有镍铬合金桩等。金属桩的强度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咬合力。但金属桩的美观性较差,对于前牙修复来说不太适用,因为会影响牙齿的外观。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牙齿还处于发育阶段,一般不建议使用金属桩,以免影响牙齿的正常生长和美观。
2.纤维桩
纤维桩的美观性较好,与牙体组织的色泽接近,对于前牙的修复较为合适。纤维桩的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在受力时能够缓冲应力,减少牙根折裂的风险。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纤维桩都有应用,尤其是对于前牙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包括儿童患者(在合适的情况下),纤维桩是较好的选择。例如,儿童前牙外伤经过根管治疗后,使用纤维桩可以在保证固位的同时,尽量不影响牙齿的外观和正常发育。
3.瓷桩
瓷桩的美观性极佳,接近天然牙的色泽。但其脆性相对较大,在受力时容易折断,所以在选择瓷桩时需要谨慎考虑患者的咬合力情况等因素。对于一些前牙美观要求极高且咬合力相对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瓷桩,但对于咬合力较大的患者,一般不首选瓷桩。
四、打桩的操作步骤
1.根管预备
首先要对根管进行进一步的预备,将根管清理干净,去除根管内的残余感染物质等,并且要按照一定的根管形态进行预备,以保证桩能够顺利插入且有良好的固位。对于不同的牙齿,根管预备的深度、直径等要求不同。例如,后牙的根管直径相对较大,预备时要保证足够的长度和直径来容纳桩。
2.取模与制作桩核
在根管预备完成后,需要取牙齿的印模,根据印模来制作桩核。如果是纤维桩等预成桩,可以根据根管的情况选择合适粗细和长度的预成桩。然后将桩核材料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插入根管内并与牙体组织等结合。
3.冠修复
桩核制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冠修复了。冠修复要保证与桩核以及剩余牙体组织紧密贴合,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例如,前牙冠修复要注意美观,后牙冠修复要注意咬合关系的恢复。
五、术后注意事项及风险
1.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在根管治疗打桩术后短期内要避免用患牙咬过硬的食物,以免导致桩核松动或牙体折裂。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监督,防止儿童用患牙咬硬物。例如,儿童患者在打桩术后,家长要给儿童准备较软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儿童咬坚果等硬物。
要保持口腔清洁,按时刷牙和使用牙线等,防止口腔内细菌滋生导致感染。无论是成年患者还是儿童患者,都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观察患牙的情况。
2.风险及应对
根管侧穿:在打桩过程中可能出现根管侧穿的情况,这与医生的操作技术以及根管本身的形态有关。如果发生根管侧穿,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特殊的材料进行修补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根管相对较细,根管侧穿的风险相对较高,医生在操作时要更加谨慎。
桩核松动或折断:如果患者咬合力过大或者桩核材料选择不合适等,可能出现桩核松动或折断的情况。如果桩核松动,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打桩等操作;如果桩核折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出折断的桩核并重新处理根管后再进行打桩等操作。对于儿童患者,要控制其咬合力,选择合适的桩核材料来降低桩核松动或折断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