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姿势包括日常工作学习保持正确坐姿、定时活动颈部,睡眠选合适枕头;避免颈部外伤要注意运动和交通安全时的颈部防护;适度颈部锻炼可进行有氧运动和专门锻炼;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要控压、糖尿病要控糖;关注年龄与性别因素,老年人要定期检查、小心活动,女性特殊时期注意相关影响;职业相关预防中长期伏案人群用辅助设备,颈部频繁活动职业人群注意工作间隙放松活动。
日常工作学习:无论是伏案工作、使用电脑还是看书学习,都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头部应保持正直,眼睛距离书本或电脑屏幕约30-35厘米,背部挺直,腰部有良好的支撑,使脊柱处于正常的生理曲度。对于长期伏案的人群,建议每隔30-60分钟起身活动一下颈部和腰部,做一些简单的颈部伸展运动,如缓慢地左右转动头部、前后点头等,每次活动5-10分钟,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疲劳。
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高度以一拳高(约10-15厘米)为宜,且枕头应能衬托颈部的生理曲度,使颈椎在睡眠时也能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仰卧位时,枕头可置于颈部下方;侧卧位时,枕头高度应与肩部高度一致,保持颈椎与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避免颈部外伤
运动防护:进行体育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时,要注意颈部的保护。例如在进行篮球、足球等激烈运动时,应佩戴合适的颈部护具;在搬运重物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突然扭转颈部,防止颈部受到意外伤害。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颈部骨骼和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参与可能涉及颈部运动的活动时,更要加强防护,家长和老师应给予更多的监督和指导。
交通安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系好安全带,避免急刹车或突然转向时颈部受到猛烈的晃动。尤其是在乘坐摩托车或电动车时,佩戴头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颈部受伤的风险。
适度颈部锻炼
有氧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增强颈部及全身的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的稳定性。游泳是非常适合预防脊髓型颈椎病的运动,因为在游泳时,颈部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水的浮力可以减轻颈部的负担,同时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每周可进行3-5次游泳,每次游泳时间不少于30分钟。慢跑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每周可进行3-4次,每次慢跑30分钟左右,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疲劳。
颈部专门锻炼:可以进行一些专门的颈部肌肉锻炼,如“米字操”。具体做法是:站立或坐姿端正,头部依次向四个方向伸展,然后向四个斜方向伸展,就像用下巴写“米”字一样,每个方向重复5-10次。另外,还可以进行颈部的等长收缩练习,即保持颈部肌肉收缩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2-3组。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140mmHg以下,舒张压90mmHg以下)。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影响颈部血管的血液供应,进而增加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生风险。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影响颈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糖尿病患者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规律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
关注年龄与性别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出现自然退变,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上述预防措施的落实。除了保持良好姿势、适度锻炼等,还应定期进行颈部的健康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颈椎的病变并及时处理。老年人在进行活动时要更加小心,避免快速转头或大幅度屈伸颈部,防止发生颈部外伤。
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颈椎的稳定性。在生理期,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颈部肌肉紧张等情况,可通过适当的颈部放松活动来缓解。孕期女性由于身体重心改变,颈部的负担会加重,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更年期女性要注意钙的补充,预防骨质疏松,因为骨质疏松会加速颈椎的退变,可通过饮食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
职业相关预防
长期伏案办公人群:这类人群除了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定时活动颈部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设备来减轻颈部负担。例如使用人体工程学座椅,其可以提供良好的腰部和颈部支撑;使用电脑支架,将电脑屏幕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使眼睛与屏幕处于水平位置,减少颈部的前屈角度。
从事颈部频繁活动职业的人群:如教师、流水线工人等,要更加注重颈部的防护。工作间隙要定时进行颈部的放松和活动,避免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以通过颈部按摩、热敷等方式来缓解肌肉疲劳,但要注意按摩和热敷的温度和力度适中,避免造成颈部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