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方面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运动、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坐久站,体重管理需因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荷而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关节保护要避免受伤、注意保暖,骨质增生患者应定期就医复查了解变化以调整方案儿童骨质增生也应定期检查关注病情发展。
一、生活方式方面
1.运动锻炼
适度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如游泳,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重,且游泳时关节活动较为全面,对骨质增生患者的关节功能维护有积极作用,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体重超重的骨质增生患者,运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因为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压力,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从而加重骨质增生的症状。而对于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速度适中,以不引起关节明显疼痛为宜,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对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避免过度运动:要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像长跑、频繁爬楼梯等,这些运动容易导致关节过度磨损,加重骨质增生。例如长时间长跑会使膝关节反复屈伸,增加膝关节软骨与半月板的磨损,进而刺激骨质增生的进一步发展。
2.姿势调整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行走,都要保持正确姿势。站立时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收腹挺胸,让身体的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坐姿要保持腰部挺直,臀部尽量坐满椅子,使脊柱处于正常生理曲度;行走时要抬头挺胸,步伐适中,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因为不良姿势会使身体关节受力不均,增加某些关节的压力,引发或加重骨质增生。比如长期弯腰工作的人群,腰椎承受的压力不均衡,容易导致腰椎骨质增生,所以工作时应定时调整姿势,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腰部。
避免久坐久站:久坐久站都会对关节产生不利影响,久坐会使关节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血液循环不畅,关节软骨得不到良好的营养供应;久站则会增加下肢关节的负担。建议每隔1小时左右就活动一下身体,进行简单的关节屈伸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工作1小时可起身做5分钟的伸展运动,活动颈部、腰部和四肢关节。
二、体重管理
1.控制体重原因: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研究表明,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约增加3-4公斤,长期如此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刺激骨质增生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儿童骨质增生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儿童超重,也可能会增加未来关节出现问题的风险,所以儿童时期就应注意控制体重,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2.控制体重方法: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饮食上要均衡营养,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的食物。例如每天保证500克左右的蔬菜摄入,选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运动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有氧运动外,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跳绳、骑自行车等,帮助儿童消耗多余热量,维持健康体重。
三、关节保护
1.避免关节受伤
日常防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关节,防止受伤。比如上下楼梯时要稳慢,避免滑倒扭伤关节;从事体力劳动时要使用合适的护具保护关节,如搬运重物时佩戴护腰等,减少关节受到的外力冲击。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平衡能力下降,更要注意行走安全,避免摔倒,因为摔倒可能会直接导致关节受伤,加重骨质增生的病情。
运动防护:进行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进行球类运动时佩戴护膝、护腕等,减少关节碰撞受伤的几率。儿童在运动时也要有适当的防护,如在进行滑板、轮滑等运动时佩戴头盔、护肘、护膝等装备,保护关节免受伤害。
2.注意关节保暖
寒冷影响:寒冷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加重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等症状。所以骨质增生患者要注意关节的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温较低时。例如在冬天要给膝关节、腰部等容易发生骨质增生的部位佩戴保暖护具,如护膝、护腰等。
保暖措施:可以通过穿戴保暖衣物、使用暖水袋等方式来保持关节温暖。对于儿童,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关节着凉,因为儿童的关节对寒冷刺激较为敏感,着凉后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
四、定期就医复查
1.复查频率:骨质增生患者应定期就医复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X线等检查,以了解骨质增生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关节疼痛突然加重、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对于儿童骨质增生,虽然相对少见,但如果有相关症状,也应定期进行检查,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
2.复查目的:通过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骨质增生是否有新的变化,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或保健方案。例如如果发现骨质增生导致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可能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控制病情发展,而儿童复查则可以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关节的变化情况,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关节健康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