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颈肩痛放射上肢、麻木、肌力下降等表现,中青年人长期伏案等易患;脊髓型有运动、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中老年人及有颈部外伤劳损等易患;交感神经型有交感神经兴奋和抑制症状等,各年龄段中长期精神紧张等易患;椎动脉型有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等,中老年人及颈部外伤、姿势不当等易患。
一、颈椎病的类型及症状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1.症状表现
疼痛:常表现为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疼痛性质多为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可加重。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从颈部一直放射到手臂的某一区域出现疼痛不适。
麻木:上肢部位可出现麻木感,一般与疼痛区域相对应,麻木范围可因神经根受压程度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患者手指会有麻木感觉,严重时可能影响手部精细动作,如拿东西不稳等。
肌力下降:病情较重时,可出现上肢肌力减弱,表现为握力减退,患者可能发现自己拧毛巾等动作力量不如以前。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压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
体征: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紧张,受累神经根对应的上肢皮肤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等。例如,牵拉试验阳性,即医生牵拉患者上肢时,患者会出现放射性疼痛加剧;压头试验阳性,即患者头向患侧屈曲并按压头部时,上肢放射性疼痛加重。
年龄因素: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中青年人相对更易患此型颈椎病,如办公室职员、长期低头看手机的人群等。这是因为长期不良姿势导致颈椎间盘退变、椎间关节增生等,进而压迫神经根。
生活方式:长期保持低头、伏案等不良姿势,颈部缺乏适当活动,会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坐姿不正确等。
(二)脊髓型颈椎病
1.症状表现
运动障碍:早期多表现为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患者行走时感觉像踩在棉花上,有踏空感。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肢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越来越不灵活,拿筷子夹菜困难等。严重时可出现四肢瘫痪,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感觉障碍:患者可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减退,可表现为肢体发冷、疼痛等异常感觉。感觉障碍的范围逐渐发展,可能从手足部位向近端蔓延。
大小便功能障碍:病情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如排尿困难、尿失禁或便秘等,这是因为脊髓受压影响了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的功能。
体征:可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如霍夫曼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等。颈部活动受限相对不明显,但脊髓受压表现较为突出。
年龄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40-60岁人群。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逐渐加重,容易导致脊髓受压。
生活方式:既往有颈部外伤史、颈椎长期劳损等情况的人群,患脊髓型颈椎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曾有颈部严重外伤导致颈椎结构改变,或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颈部过度负荷的工作等。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症状表现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头晕,多为单侧头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胀痛或刺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患者可能感觉看东西不清楚;心跳加快、心律不齐,部分患者会自觉心慌、胸闷等;血压升高,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压波动升高的情况。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可表现为头晕、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例如,患者可能出现长时间头晕不适,伴有眼部流泪、鼻腔不通畅等表现。
其他:还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面部或颈部出汗异常等表现。这些症状较为复杂多样,容易与其他系统疾病混淆。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长期精神紧张、颈部有轻微损伤等情况的人群相对更易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影响。年轻人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可能诱发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该型颈椎病;中老年人则可能在颈椎退变基础上合并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焦虑,颈部受到轻微外伤后恢复不佳,或者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等,都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生。例如,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同时颈部姿势不良,容易引发该型颈椎病。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1.症状表现
眩晕:是常见症状,多在颈部活动时发作,如突然转头时易发生眩晕,严重时可发生猝倒,但患者倒地后多能迅速清醒,这是因为椎动脉受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头痛:疼痛部位多为枕部、顶枕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或胀痛。头痛与眩晕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发生。
视觉障碍: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这是由于椎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与视觉相关的脑部区域血液供应。
耳鸣、听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与脑部供血不足影响内耳等相关结构的血液供应有关。
年龄因素:中老年人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发生退变,如椎动脉孔狭窄、椎动脉迂曲等,容易导致椎动脉受压,引发该型颈椎病。
生活方式:颈部外伤、长期颈部姿势不当(如长期低头、颈部过度旋转等)会增加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风险。例如,经常进行颈部过度旋转的活动,如某些舞蹈、体操动作等,可能损伤椎动脉周围结构,导致椎动脉受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