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茎突骨折是发生在尺骨远端骨性突起结构的骨折,由间接或直接暴力等因素引起,有局部症状、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方式,康复护理分固定期间和拆除固定后,还有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尺骨茎突骨折是指发生在尺骨茎突部位的骨折,尺骨茎突是尺骨远端的一个骨性突起结构,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比如腕关节过度尺偏、手掌着地时,暴力通过腕骨传导至尺骨茎突导致骨折。
病因
暴力因素:常见的是间接暴力,当手部处于过度尺偏位,摔倒时手掌着地,暴力上传可引起尺骨茎突骨折;另外,直接暴力打击尺骨茎突部位也可能导致骨折,但相对较少见。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发生尺骨茎突骨折的情况有所不同,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好,发生尺骨茎突骨折相对较少;而成年人尤其是从事需要频繁使用手腕活动的人群,如运动员等,由于手腕活动多,受到外力时更容易发生尺骨茎突骨折。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手腕部承受的应力较大,发生尺骨茎突骨折的风险增加;日常生活中不慎摔倒,手部着地时姿势不当也容易引发该骨折。
病史因素:本身有骨质疏松的人群,骨骼强度下降,即使受到相对较轻的外力也可能发生尺骨茎突骨折;有腕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患者,腕关节结构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再次受伤时更易出现尺骨茎突骨折。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腕关节尺偏、旋转等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可能有肿胀,随着时间推移肿胀可能会逐渐明显;还可能出现压痛,在尺骨茎突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痛感。
功能障碍:腕关节的活动会受到限制,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进行手腕的屈伸、旋转等动作,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拿东西、书写等活动会受到明显影响。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腕关节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观察局部的肿胀、畸形情况,进行压痛部位的检查,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试验,如尺侧挤压试验等,来初步判断是否有尺骨茎突骨折。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尺骨茎突骨折常用的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尺骨茎突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向以及骨折的移位情况等,一般拍摄腕关节正位和斜位X线片即可初步明确诊断。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尺骨茎突骨折,尤其是骨折块较小或者X线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块的三维结构等,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如果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或者移位较轻,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腕关节,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左右,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腕关节的肿胀、疼痛等情况以及骨折部位的对位情况,定期复查X线,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在固定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腕关节的过度活动,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手指的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当骨折移位明显,通过保守治疗无法达到良好的复位和稳定效果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手术将移位的尺骨茎突骨折块复位并使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如螺钉等)进行固定,以恢复尺骨茎突的正常解剖结构,促进骨折愈合。手术后同样需要进行固定和康复治疗,但相对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康复需要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固定期间:对于保守治疗或术后固定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正确位置,避免固定物松动。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手指的主动活动,如手指的屈伸、握拳等动作,每天多次进行,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拆除固定后:当拆除固定物后,患者开始进行腕关节的康复锻炼。首先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可缓慢地做手腕的向上弯曲和向下弯曲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然后进行腕关节的旋转活动,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手腕,活动幅度也逐渐从小增大。康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一般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康复的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骨折愈合情况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固定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和固定材料,避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康复锻炼时要根据儿童的配合程度和生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家长要密切配合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监督儿童进行正确的康复活动。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在治疗尺骨茎突骨折时,除了针对骨折本身的治疗外,还需要注意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康复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安全,防止在康复锻炼时发生再次跌倒等意外情况。同时,老年人的康复速度相对较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和身体整体状况。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所以在治疗尺骨茎突骨折时,要更加关注血糖的控制情况。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因为糖尿病患者感染愈合相对困难。同时,康复锻炼要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耐受情况合理安排,避免因血糖波动等影响康复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