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颈椎牵引(依个体情况调重量等,排不适合者)、物理治疗(热敷促循环等、红外线照射改善循环等、超声治疗促修复)、药物辅助(非甾体抗炎药止痛等、神经营养药营养神经等)、运动疗法(颈椎保健操适度动作等、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手术治疗有适应证(正规非手术超三月无效、神经根压迫重致肌肉萎缩、有脊髓受压表现且不适合非手术)及前路、后路手术方法,需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合适方案优先非手术治疗无效再手术。
一、非手术治疗
(一)颈椎牵引
1.原理及作用: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等症状。一般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牵引重量、角度和时间等,年轻、体质较好者可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年老、体质较弱者则需适当减轻。对于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颈椎病脊髓型等不适合牵引的患者需避免。
2.适用人群:适用于大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但需排除不适合牵引的情况。如青少年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牵引时要谨慎评估;中老年患者若有骨质疏松等情况,牵引重量和力度需严格把控。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采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要注意避免烫伤;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感觉可能异常,热敷时更需密切关注温度和皮肤状况。
适用人群:大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可尝试热敷,但需根据自身皮肤等情况调整。
2.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照射距离一般为30-50厘米,每次照射20-30分钟。同样要注意避免对眼睛等敏感部位照射,对于皮肤有破损、感觉障碍的患者需谨慎。
3.超声治疗: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等,促进组织的修复和血液循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局部组织炎症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治疗参数需由专业人员根据患者情况设定。
(三)药物治疗(辅助)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可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症状。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需慎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加重消化道溃疡病情;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有周围神经病变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甲钴胺时需遵循医嘱,因为其可能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等情况。
(四)运动疗法
1.颈椎保健操:包括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动作,但要注意动作幅度和速度,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加重病情。例如颈部缓慢前屈,使下巴尽量靠近胸部,然后缓慢后伸回到原位,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颈椎活动度较差的患者,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若患者伴有颈部急性疼痛发作时,需暂停运动疗法,待疼痛缓解后再逐步恢复。
2.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快走时保持适当的速度和步伐,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游泳时如蛙泳等对颈部的负担较小,且能锻炼全身肌肉,有助于增强颈部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恢复有帮助。但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的患者,需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经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经过长时间的牵引、物理治疗、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患者疼痛剧烈,无法进行正常的颈部活动,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的颈部功能活动等情况。
2.神经根压迫症状严重,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当神经根受压时间较长,出现所支配肌肉的萎缩等情况时,提示神经功能已经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需要通过手术解除压迫,以防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对于儿童患者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且有肌肉萎缩等情况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需更加谨慎评估,因为手术可能会对其颈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需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3.出现脊髓受压表现,但不适合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同时伴有脊髓受压的一些表现,如行走不稳等,但又不适合进行牵引等非手术治疗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手术方法
1.前路手术:通过前路途径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等压迫物,然后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等操作。这种手术方式对于解除神经根的前方压迫较为直接,但手术操作涉及到颈部前方的重要结构,如血管、食管等,需要手术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巧。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2.后路手术:通过后路手术扩大椎管等,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后路手术相对前路手术对颈部前方结构的影响较小,但对于神经根的减压范围等有一定特点。对于青少年患者,后路手术需考虑对颈椎生长发育的影响,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以尽量减少对其未来颈椎功能的影响。
总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若非手术治疗无效等情况再考虑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