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过敏性肠胃炎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症状表现上婴幼儿有频繁呕吐、腹泻、哭闹不安等,儿童及成人有腹痛、腹泻、恶心等,还有过敏相关皮肤、呼吸道表现;病史采集要询问食物、药物过敏史及其他过敏原接触史;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及粪便的常规、潜血、过敏原检测;食物激发试验是金标准,有口服和回避-激发试验,要综合各方面并排除其他肠道疾病来确定是否为过敏性肠胃炎。
一、症状表现方面
1.胃肠道相关症状
婴幼儿群体:可能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部分可能带有少量黏液。还会有腹泻,大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每日排便次数较多,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同时,可能伴有腹部不适,表现为哭闹不安,尤其是在进食后或排便前。
儿童及成人群体:主要表现为腹痛,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腹泻症状与婴幼儿类似,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严重时也可伴有呕吐。
2.过敏相关伴随症状
皮肤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症状,如皮疹,可为荨麻疹样皮疹,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隆起,伴有明显瘙痒;也可能出现湿疹样改变,皮肤干燥、粗糙、伴有红斑、丘疹等。
呼吸道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呼吸道过敏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喘息、咳嗽等类似哮喘的表现,但相对呼吸道过敏疾病,呼吸道症状出现的频率可能稍低。
二、病史采集方面
1.食物过敏史
询问具体食物种类: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是否食用过某些特定食物后出现类似上述胃肠道症状及过敏相关表现。例如,是否食用过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常见易过敏食物。对于婴幼儿,要关注母乳喂养时母亲的饮食情况,母亲食用某些易过敏食物后,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也可能引发婴儿过敏性肠胃炎。
明确过敏发生时间与症状的关系:了解食用过敏食物后多久出现胃肠道症状和其他过敏表现,一般来说,食物过敏引起的胃肠道症状通常在食用过敏食物后较短时间内出现,如数分钟至数小时内。
2.其他过敏史
药物过敏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对某些药物的过敏史,因为药物过敏也可能累及胃肠道,引发类似过敏性肠胃炎的表现。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在用药后不仅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表现,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其他过敏原接触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接触其他过敏原的情况,如花粉、尘螨等,虽然主要过敏表现可能不在胃肠道,但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过敏反应,胃肠道是其中一个受累部位。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液学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是过敏性肠胃炎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如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一般来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10/L则考虑可能有过敏相关情况,但不同实验室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例如,针对牛奶、鸡蛋、鱼虾等常见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检测,如果结果呈阳性,提示患者对相应过敏原过敏,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诊断过敏性肠胃炎。但需要注意的是,特异性IgE检测结果阳性并不一定就确诊过敏性肠胃炎,还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因为部分健康人可能存在低水平的特异性IgE阳性。
2.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及潜血:粪便常规检查可了解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等。过敏性肠胃炎患者的粪便中可能出现少量红细胞、白细胞,粪便潜血可能呈弱阳性。同时,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可以排除其他肠道感染性疾病等导致的胃肠道症状。
粪便过敏原检测:部分医院开展了粪便过敏原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过敏原成分,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胃肠道对过敏原的接触和免疫反应,但该检查的应用相对还不是非常普遍,且结果解读需要结合临床情况。
四、食物激发试验方面
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过敏性肠胃炎的金标准之一,但属于有创性检查,需要在严格的医疗监护下进行。
1.口服食物激发试验:对于能够配合的儿童及成人患者,可采用口服食物激发试验。将可疑过敏食物制成合适的剂型,按照逐渐递增的剂量给予患者口服,观察患者在进食后是否出现胃肠道症状及其他过敏表现。例如,对于怀疑牛奶过敏的患者,可给予逐渐增加剂量的牛奶口服,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表现。但在进行激发试验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风险,确保在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能够及时进行抢救。
2.回避-激发试验:先让患者回避可疑过敏食物一段时间,观察胃肠道症状及其他过敏表现是否缓解。然后再让患者重新接触可疑过敏食物,再次观察症状是否复发。如果回避可疑食物后症状缓解,重新接触后症状复发,则高度提示为过敏性肠胃炎。这种方法相对口服食物激发试验风险稍低,但也需要在医疗人员的密切监测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是不是过敏性肠胃炎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以及食物激发试验等多方面因素。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在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儿科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仔细观察症状及详细询问病史;对于成人患者,要注重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等的详细询问。同时,在整个诊断过程中,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胃肠道症状的疾病,如感染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