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是睡眠或清醒时上下牙齿相互摩擦或紧咬的现象可表现出相关症状其可能由心理、咬合、全身等因素引起对健康有牙齿、咀嚼肌及全身等方面影响诊断可通过临床检查、病史询问及辅助检查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调节、咬合调整、治疗全身疾病、佩戴咬合板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关注心理等情况孕妇需谨慎选择干预措施老年人要关注全身及口腔健康。
一、定义与表现
磨牙齿医学上称为磨牙症,是一种在睡眠或清醒时上下牙齿相互摩擦或紧咬的现象,可表现为牙齿的研磨声、牙齿不适、咀嚼肌疼痛等。
二、可能的原因
(一)心理因素
压力与焦虑:当人处于长期高压力状态,如工作学习压力大、生活中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可能会在睡眠中通过磨牙来释放压力,儿童若在学校面临考试等压力也可能出现磨牙情况。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学业负担重的青少年磨牙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情绪紧张: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的人群更易出现磨牙,儿童在陌生环境中可能因紧张而磨牙。
(二)咬合因素
牙齿咬合不良:牙齿排列不整齐、缺牙、牙齿过长等咬合问题,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机体通过磨牙来调整咬合,以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比如,牙齿有明显错位的儿童可能比牙齿排列整齐的儿童更易磨牙。
错颌畸形:如深覆颌、牙列拥挤等错颌情况,会干扰正常的下颌运动,从而引发磨牙。
(三)全身因素
寄生虫感染:肠道内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等,可能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磨牙。但这种情况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相对较少见。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能出现磨牙现象,儿童维生素D缺乏时需关注是否有磨牙情况。
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会使机体代谢加快,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增加磨牙的发生风险。
(四)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磨牙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磨牙症患者,个体发生磨牙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磨牙,在服用相关药物时需留意是否出现磨牙症状。
生活方式:睡前过度兴奋、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增加磨牙的发生几率,儿童睡前玩耍过于兴奋或大量饮用含咖啡因饮品后可能磨牙。
三、对健康的影响
(一)牙齿方面
长期磨牙会导致牙齿磨损,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受损,出现牙齿敏感,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严重时会导致牙本质暴露,甚至引起牙髓病变,出现牙齿疼痛等问题。儿童长期磨牙可能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萌出。
还可能导致牙齿移位、松动等。
(二)咀嚼肌方面
过度磨牙会使咀嚼肌疲劳、疼痛,表现为晨起时面部肌肉酸痛,尤其是咀嚼肌部位,影响日常的咀嚼和说话功能。儿童长期磨牙可能影响咀嚼肌的正常发育。
(三)全身健康方面
长期磨牙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使人白天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儿童睡眠质量受影响可能会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四、诊断方法
(一)临床检查
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观察牙齿的磨损情况、咬合关系等,了解是否存在咬合不良等问题。
检查咀嚼肌的状态,触摸咀嚼肌是否有紧张、压痛等情况。
(二)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是否有磨牙现象及出现的频率;了解心理状态,是否有压力、焦虑等情况;询问全身健康状况,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内分泌疾病等病史。
(三)其他辅助检查
必要时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检查以排除寄生虫感染,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查内分泌紊乱等疾病。
五、干预措施
(一)心理调节
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磨牙,可通过心理辅导来缓解压力和焦虑。例如,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儿童和成人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情绪。成人可通过参加心理咨询、运动等方式释放压力,儿童家长可帮助儿童营造轻松的家庭环境,减少其学习压力。
(二)咬合调整
对于咬合因素引起的磨牙,可通过正畸治疗来调整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如儿童存在错颌畸形,可根据情况进行早期正畸干预;成人可通过佩戴正畸矫治器等方式改善咬合。
(三)治疗全身疾病
如果是全身因素引起的磨牙,如寄生虫感染则进行驱虫治疗;内分泌紊乱则针对相应疾病进行治疗。
(四)佩戴咬合板
制作咬合板,在睡眠时佩戴,可缓冲牙齿之间的摩擦,保护牙齿和咀嚼肌,减轻磨牙对牙齿和咀嚼肌的损伤。儿童佩戴咬合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尺寸。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磨牙需特别关注,家长要留意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给儿童过大的学习压力,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果儿童磨牙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全身因素影响。儿童佩戴咬合板要定期更换,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且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因佩戴咬合板引发口腔感染等问题。
(二)孕妇
孕妇出现磨牙情况,要注意调节自身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由于孕妇身体状况特殊,在选择干预措施时需谨慎,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的心理调节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如通过适当运动、听舒缓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如果磨牙情况严重影响生活,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合适的干预手段。
(三)老年人
老年人磨牙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关系更密切,如患有慢性疾病等。要关注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同时注意口腔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根据口腔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如佩戴合适的咬合装置等,以减轻磨牙对口腔组织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