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遗症指骨折治疗后遗留的症状体征,包括关节僵硬(因长期固定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创伤性关节炎(因骨折致关节面不平整、软骨磨损引发炎症,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因局部血供不良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肌肉萎缩(因肢体活动减少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骨折畸形愈合(因愈合位置不理想,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预防需规范治疗、合理康复锻炼、关注基础疾病,应对则针对不同后遗症采取相应康复理疗、药物、手术等措施。
骨折后遗症是指骨折经过治疗后,仍然遗留的一些症状或体征。
常见的骨折后遗症类型及相关情况
关节僵硬:
发生机制:骨折后由于长期固定,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挛缩等改变,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例如,上肢骨折后若长时间固定肩关节,可能引起肩关节僵硬,影响手臂的上举、外展等活动。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骨折后关节僵硬相对恢复较快,因为儿童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强;而老年人由于本身关节软骨退变等基础情况,加上骨折后恢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关节僵硬且恢复较难。生活方式上,骨折后康复锻炼不及时、不规范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的概率更高且程度更严重。病史方面,若患者本身有关节疾病基础,骨折后发生关节僵硬的风险也会增加。
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机制: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骨折愈合后关节软骨受到异常磨损,长期磨损后引起关节的炎症反应,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比如下肢骨折累及膝关节,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随着时间推移,膝关节会逐渐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表现。
影响因素:年龄上,青少年骨折后若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由于其生长发育潜力,可能通过一定治疗有一定恢复,但恢复周期可能较长;老年人本身关节软骨退变,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后症状往往更严重,且恢复困难。生活方式中,骨折后过早负重等不合理的活动方式会加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展。病史方面,有既往关节损伤病史的患者,骨折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增加。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发生机制:骨折延迟愈合是指骨折经过治疗后,愈合时间超过了正常愈合时间的2-3倍仍未达到坚固愈合;骨折不愈合则是骨折经过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时间(通常为9个月),且经再次适当治疗后仍无法达到愈合。其原因可能与局部血液供应不良、骨折端固定不牢固、感染等因素有关。例如,骨折部位血运较差的部位,如胫骨中下1/3骨折,就容易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相对少见,因为儿童骨代谢活跃,修复能力强;老年人骨代谢减慢,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概率增加。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增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病史方面,有糖尿病等影响血管和组织修复的基础疾病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可能性增大。
肌肉萎缩:
发生机制:骨折后由于肢体活动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会导致肢体力量下降,影响肢体的功能恢复。比如下肢骨折后长时间卧床,腿部肌肉会出现明显萎缩。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肌肉萎缩后恢复相对较快,因为儿童肌肉再生能力强;老年人肌肉萎缩后恢复较难,且会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方式中,骨折后康复锻炼开始时间晚、强度不够的患者,肌肉萎缩更明显。病史方面,本身有肌肉疾病的患者,骨折后肌肉萎缩可能更严重。
骨折畸形愈合:
发生机制:骨折愈合的位置不理想,出现成角、旋转或缩短等畸形。例如,骨折后复位不良,在愈合过程中就会出现畸形愈合。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骨折后若出现畸形愈合,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自我矫正能力,但如果畸形较严重则需要干预;成年人骨折畸形愈合后自我矫正能力差,往往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矫正。生活方式中,骨折后过早拆除固定装置等不合理的处理方式可能导致畸形愈合。病史方面,有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的患者,骨折后更易出现畸形愈合。
骨折后遗症的预防及应对
预防方面:
规范治疗:骨折后要进行正确的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准确的复位能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解剖位置,牢固的固定有助于骨折稳定愈合,早期规范的康复锻炼可以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后遗症。
合理康复锻炼:根据骨折的部位和愈合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并严格执行。例如,上肢骨折在骨折固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等活动,逐步过渡到肩关节、肘关节的活动。
关注基础疾病: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改善骨密度等,以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应对方面:
对于关节僵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理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同时加强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锻炼,逐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对于创伤性关节炎:可以通过药物缓解疼痛、炎症,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严重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等。
对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如植骨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等因素。
对于肌肉萎缩:加强肌肉的力量训练,如进行肢体的抗阻运动等,配合物理治疗促进肌肉恢复。
对于骨折畸形愈合:轻度的畸形如果不影响功能可以观察,严重影响功能的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矫形治疗。
总之,骨折后遗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规范的治疗、合理的康复以及对基础疾病的管理等,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骨折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