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烂嘴可能由疱疹性口炎、手足口病、球菌性口炎等引起,有不同病因、症状表现,诊断需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护理和对症处理,特殊人群如儿童(不同年龄段有差异)、有特殊病史儿童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可能的病因
(一)疱疹性口炎
1.病因及机制: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或食具传播。病毒感染人体后,在口腔黏膜等部位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疱疹性口炎,出现发烧、口腔黏膜疱疹、破溃等症状。
3.生活方式关联:儿童若接触了被单纯疱疹病毒污染的物品,且自身免疫力较低时容易发病。
(二)手足口病
1.病因及机制: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病毒感染人体后,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引起疱疹或溃疡,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症状。
2.年龄因素影响:5岁以下儿童尤其婴幼儿发病较多,因为该年龄段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脆弱,对肠道病毒的抵抗力较差。
3.生活方式关联:儿童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时,密切接触传播的风险增加,易感染肠道病毒引发手足口病,出现发烧烂嘴等表现。
(三)球菌性口炎
1.病因及机制: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多由于口腔黏膜破损,细菌侵入感染所致,可出现发热、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有假膜等症状。
2.年龄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儿童如果口腔卫生不佳,或有口腔局部损伤等情况时更易发病。
3.生活方式关联:儿童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如不按时刷牙、漱口等,容易导致口腔细菌滋生,增加球菌性口炎的发病风险,进而出现发烧烂嘴现象。
二、症状表现
(一)局部症状
1.口腔黏膜改变:疱疹性口炎时口腔黏膜可见成簇的小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手足口病除口腔黏膜疱疹、溃疡外,手、足、臀部等部位也可出现皮疹;球菌性口炎可见口腔黏膜充血、糜烂,表面有黄色假膜覆盖。
2.疼痛表现:患儿往往因口腔疼痛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频繁哭闹。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情况: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在38℃-40℃左右,疱疹性口炎和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可能为低热到中等度热,也可能出现高热;球菌性口炎引起的发热程度因感染轻重而异,轻者可能为低热,重者可出现高热。
2.其他全身表现:病情较重时可能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
三、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1.发病过程:了解患儿发烧和口腔症状出现的时间顺序,有无接触过类似患者或被污染的物品等情况。
2.生活环境及接触史:询问患儿近期的生活环境,如是否在托幼机构,有无与手足口病、疱疹性口炎患者接触史等。
(二)体格检查
1.口腔检查:详细检查口腔黏膜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等,如疱疹性口炎的疱疹分布及溃疡情况,手足口病口腔及手足等部位皮疹情况,球菌性口炎的假膜及黏膜糜烂情况。
2.全身检查:检查患儿体温、精神状态等全身情况,评估发热程度及全身感染状况。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疱疹性口炎和手足口病一般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球菌性口炎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
2.病毒学检查:对于疱疹性口炎和手足口病,可通过采集疱疹液、咽拭子等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等,明确是否为相应病毒感染。
3.细菌培养:球菌性口炎可进行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指导治疗。
四、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优先,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一般护理
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年龄较小的儿童可在饭后用温水漱口,较大儿童可使用淡盐水漱口,以减少口腔细菌滋生,促进口腔黏膜修复。
2.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口腔疼痛。
3.休息: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
(二)对症处理
1.发热处理:对于发热患儿,根据年龄等情况采取合适的降温措施,如低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体温超过38.5℃且符合儿科安全用药原则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贴等,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或药物。
2.局部治疗:疱疹性口炎和手足口病可使用促进口腔黏膜修复的药物,如康复新液等局部涂抹;球菌性口炎可使用含漱剂,如氯己定含漱液等,抑制细菌生长。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年龄小的儿童:在口腔护理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加重病情。饮食上要特别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过烫食物刺激口腔。发热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出现精神差、高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不同年龄段儿童差异:婴幼儿由于不会表达,家长要留意其口腔情况及有无异常哭闹等表现;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可适当沟通,了解其口腔疼痛等不适情况,协助进行口腔护理和饮食调整。
(二)特殊病史儿童
1.有免疫缺陷病史的儿童:这类儿童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需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抗感染及支持治疗。
2.有口腔疾病基础病史的儿童:如既往有口腔黏膜反复溃疡等病史的儿童,出现发烧烂嘴情况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可能,需及时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