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根据人群个体化制定,包括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电疗、超声波治疗等,需考虑年龄等因素)、辅助器具使用(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根据情况选用并注意相关事项);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COX活性抗炎镇痛,老年等特殊人群需注意)、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可保护软骨延缓进展,需长期服用);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适用于关节内有病变情况,术后需康复训练)、截骨术(适用于力线异常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需精确操作)、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终末期患者,术后需规范康复训练并预防并发症,老年患者康复需谨慎)。
一、非药物治疗
1.运动疗法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作用: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例如,对于年轻且病史较短的患者,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因为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重,患者在游泳过程中可进行全身多关节的活动,尤其适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而对于老年患者,平地散步是较为安全的运动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散步的距离和速度,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疗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个体化制定,以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关节损伤。
具体运动方式: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关节的屈伸等活动,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肌力训练可选择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方式,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者可平躺在床上,将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面的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
2.物理治疗
常见物理治疗方法及原理:
热敷:通过热传递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对于缓解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作用。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热敷温度和时间需适当调整,一般成年人热敷温度可控制在40-50℃,时间15-20分钟,而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温度可稍低,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烫伤皮肤。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如关节肿胀明显时,可采用冷敷,通过降低局部组织温度,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温度一般为4-10℃,每次冷敷时间10-15分钟,间隔1-2小时可重复一次。
电疗:包括低频电疗、中频电疗等,低频电疗可刺激神经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中频电疗可产生温热效应,同时有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作用。电疗的参数设置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且避免不良反应。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等,可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超声波治疗可作用于关节局部,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但同样需要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如儿童患者一般不建议首先采用超声波治疗。
3.辅助器具使用
不同辅助器具的适用情况:
拐杖或助行器:对于下肢骨性关节炎患者,尤其是行走困难或平衡能力较差的患者,拐杖或助行器可减轻患肢负重,帮助患者行走。老年人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时,需要确保其高度合适,一般以患者站立时手臂自然下垂,手腕部处于拐杖把手处为宜。
关节支具:如膝关节支具,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关节过度活动,减轻关节压力。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支具,如轻度患者可选择弹性膝关节支具,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佩戴硬性膝关节支具,但需要注意支具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但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需注意差异,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减慢,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等,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同时,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可选择选择性COX-2抑制剂等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药物,但仍需权衡利弊。
2.软骨保护剂
常见药物及作用:如氨基葡萄糖,可参与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及胶原纤维的合成,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抑制损伤软骨的酶如胶原酶和磷脂酶A2等,并可防止损伤细胞的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从而起到保护软骨、延缓骨性关节炎进展的作用。对于不同年龄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均可使用,但一般起效较慢,需要长期服用。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
适用情况及手术过程:适用于关节内有游离体、滑膜增生明显等情况的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通过关节镜进入关节腔,可进行清理关节内的病变组织,如去除游离体、修整破损的软骨等。对于年轻患者,关节镜手术可能是早期改善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术后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关节功能。
2.截骨术
适用人群及原理:主要适用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且有明显力线异常的患者。通过截骨改变下肢力线,使关节面负重分布更均匀,从而减轻病变关节的压力,延缓骨性关节炎的进展。对于年龄相对较轻、病变局限的患者较为适用,但手术需要精确的操作,以确保截骨部位和角度合适。
3.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适用于终末期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但术后需要患者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同时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需要更加谨慎,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步进行,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