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分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可复性由牙齿受刺激致牙髓充血去除刺激可恢复,不可复性分急性(细菌感染等致起病急痛剧)和慢性(龋病发展或急性转来症状缓),临床表现各有特点,诊断靠问诊和口腔检查(视诊、探诊、温度测试、叩诊),治疗可复性去刺激保存活髓,不可复性急性开髓引流后根管治疗慢性用根管治疗术,儿童孕妇老年人患牙髓炎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包含神经、血管等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
二、分类及病因
可复性牙髓炎
病因:多由牙齿受到温度刺激(如冷、热刺激)、化学刺激(如酸甜刺激)或轻微的机械刺激(如进食时的摩擦)引起。例如,食用过冷的冰淇淋后,牙齿可能出现可复性牙髓炎的症状。其病理改变是牙髓组织处于充血状态,若刺激因素去除,牙髓可恢复正常。
发病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一般与牙齿局部受到的不良刺激有关,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生活中喜欢食用过冷过热食物、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
不可复性牙髓炎
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如深龋时,细菌及其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另外,物理创伤(如牙齿受到外力撞击)、温度刺激(长时间的热刺激后转变为急性发作)等也可能引发。例如,牙齿因外伤导致牙体组织缺损,细菌容易侵入牙髓引发急性牙髓炎。
发病人群: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急性牙髓炎起病急,疼痛剧烈,患者往往能明确指出疼痛的牙齿。
慢性牙髓炎
病因:多数是由龋病发展而来,龋病未及时治疗,细菌慢慢感染牙髓,病程较长;也可由急性牙髓炎转变而来。例如,急性牙髓炎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炎症迁延不愈转为慢性牙髓炎。
发病人群:各年龄段都有,慢性牙髓炎症状相对较缓,可能有长期的牙齿不适史,如偶尔的隐痛、咀嚼不适等,同样无明显性别差异,口腔卫生状况差、有龋病未及时处理的人群易患。
三、临床表现
可复性牙髓炎
主要症状是受到刺激时出现短暂、尖锐的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例如,喝冷水时会立刻感到牙齿疼痛,但冷水离开口腔后疼痛很快缓解。
急性牙髓炎
疼痛特点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且疼痛不能自行定位,患者常感觉疼痛来自患牙周围的多个牙齿。疼痛性质剧烈,呈跳痛、锐痛等。例如,患者可能半夜被牙齿疼痛惊醒,疼痛难以忍受。
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尤其遇到热刺激时疼痛更明显,但冷刺激有时可缓解疼痛。
慢性牙髓炎
一般无明显的自发痛,可有长期的轻度疼痛、胀痛或钝痛。
患者可诉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当食物嵌入患牙洞内时会出现疼痛。有的患者可伴有咬合不适或轻度的咀嚼痛。
四、诊断方法
问诊:医生会询问患者牙齿疼痛的情况,包括疼痛发生的时间、疼痛的性质、诱发和缓解疼痛的因素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在进食冷热食物时疼痛,疼痛是持续的还是间断的等。
口腔检查
视诊:观察牙齿外观,看是否有龋坏、牙体缺损、变色等情况。比如,查看牙齿表面是否有深龋洞,龋洞的颜色、深度等。
探诊:用探针检查牙齿的龋洞深度、质地,以及是否有敏感点。例如,用探针探查龋洞时,患者是否出现疼痛反应,以此判断牙髓的状况。
温度测试:可使用冷诊法或热诊法来测试牙髓的反应。对于可复性牙髓炎,冷诊时会出现一过性敏感;急性牙髓炎时,热诊会激发剧烈疼痛,而冷诊可能暂时缓解疼痛;慢性牙髓炎时,温度测试可出现迟缓性疼痛或仅有不适感。
叩诊:用叩诊锤轻叩牙齿,判断患牙是否有叩痛。急性牙髓炎早期叩诊可能无明显异常,晚期可出现轻度叩痛;慢性牙髓炎叩诊可有不适感或轻度叩痛。
五、治疗原则
可复性牙髓炎
治疗的关键是去除刺激因素,保存活髓。首先要去除龋坏组织等刺激物,然后在患牙洞底放置安抚剂,观察牙髓的反应。如果安抚后症状消失,可进行永久充填。例如,去除龋坏组织后,放置氢氧化钙等安抚材料,观察1-2周,若患者无不适症状,再进行充填修复。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需要开髓引流,迅速缓解牙髓腔内的压力,从而减轻疼痛。这是应急处理的关键步骤。之后再根据患牙的情况进行根管治疗等进一步治疗。例如,通过开髓钻开髓,让牙髓腔内的炎性渗出物引流出来,疼痛可立即得到缓解,然后再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等根管治疗步骤。
慢性牙髓炎:一般采用根管治疗术。通过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去除牙髓腔内的感染源,从而达到治疗牙髓炎的目的。例如,通过根管治疗可以消除牙髓的炎症,保留患牙,恢复牙齿的功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牙髓炎的发生往往与龋病关系密切,儿童喜欢吃甜食,口腔卫生清洁相对不彻底,容易发生龋坏进而引发牙髓炎。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等。儿童牙髓炎治疗时,要考虑其配合度,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减轻儿童的恐惧和不适。
孕妇
孕妇患牙髓炎时,治疗需要谨慎考虑。因为孕期的特殊生理状况,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例如,在孕期的前3个月和后3个月,尽量避免进行复杂的根管治疗等操作,可先进行应急处理缓解疼痛,如开髓引流等,待孕期相对稳定后再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治疗方式和药物。
老年人
老年人牙髓炎的发生可能与牙齿的磨损、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等因素有关。老年人牙髓组织本身可能有一定的退变,牙髓炎的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对老年人造成过度的刺激,治疗后要加强口腔健康指导,预防牙髓炎的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