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包括伤口观察与护理、患肢体位护理;康复护理分早期(1-2周)被动活动、消肿护理,中期(2-6周)主动-辅助活动、力量训练,后期(6周以上)全面主动活动、功能强化训练;生活护理有饮食营养均衡及特殊人群注意、日常避免患指过度活动和保持良好姿势。
一、术后护理
1.伤口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指伸肌腱损伤术后伤口的情况,包括有无渗血、渗液。一般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定期更换敷料。如果是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更要注意避免敷料粘贴过紧导致皮肤损伤,同时要防止患儿抓挠伤口,增加感染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相对较慢,更要严格控制血糖,加强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异常分泌物等感染迹象。
若发现伤口有异常,如渗液增多、红肿热痛等,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患肢体位护理
术后一般需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持患肢舒适的抬高体位,可使用合适的软垫等辅助工具。成年人中如果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术后更要严格按照要求保持患肢抬高,避免过早下垂导致肿胀加重,影响肌腱愈合。
可以使用三角巾等将患肢固定在合适的功能位,例如手指处于轻度屈曲位,以利于指伸肌腱的修复。固定时要注意松紧度适宜,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二、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术后1-2周)
被动活动
在术后早期,可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进行患指的被动活动。活动幅度要小,避免引起疼痛和损伤肌腱。对于儿童患者,要轻柔操作,避免因患儿不配合而造成额外的损伤。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影响肌肉控制的患者,被动活动要更加谨慎,防止过度活动导致肌腱再次损伤。
被动活动的频率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而定,一般每天可进行3-4次,每次活动3-5分钟。
消肿护理
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减轻肿胀,但要注意冷敷的时间和温度,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一次。对于儿童患者,皮肤薄嫩,冷敷时要防止冻伤,可在皮肤与冷敷物之间垫一层薄毛巾。对于老年人,由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冷敷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要观察患肢皮肤颜色变化。
还可以通过适度按摩患肢远端,从手指末端向近端按摩,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加重疼痛和损伤。
2.中期康复(术后2-6周)
主动-辅助活动
鼓励患者进行患指的主动-辅助活动。患者可以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范围内尝试自主活动患指,同时家属或医护人员可给予适当辅助。例如,患者尝试屈曲或伸展患指时,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旁协助,逐步增加活动的幅度和力量。对于儿童患者,要给予鼓励和引导,激发其主动康复的积极性。对于有认知障碍等特殊情况的患者,要耐心指导,确保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
活动频率可增加到每天4-5次,每次活动时间可延长至5-10分钟。
力量训练
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患指的抗阻训练。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让患者握住弹力带一端,另一端固定,然后进行患指的屈伸动作。力量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阻力和训练强度。对于老年人,要注意力量训练的强度不能过大,防止过度疲劳和损伤肌腱。儿童患者进行力量训练时要选择适合其年龄和力量水平的训练方式,避免过度用力。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
全面主动活动
此时可进行全面的患指主动活动,包括各个方向的屈伸、对指等精细动作。患者要尽量恢复患指的正常功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如抓握物品、拿捏细小物体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训练内容和难度要适当调整。儿童患者可以通过玩积木、捏橡皮泥等游戏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提高患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成年人中从事精细工作的患者,要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技能的恢复训练。
活动时间和频率可逐渐接近正常活动,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患者情况可延长至10-20分钟。
功能强化训练
进行患指功能的强化训练,如进行耐力训练,延长活动时间;进行速度训练,提高患指活动的速度。可以通过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来强化功能,例如进行编织、弹琴等训练。对于有基础疾病导致肢体功能恢复较慢的患者,要制定个性化的功能强化训练方案,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训练时的心率变化等。
三、生活护理
1.饮食护理
营养均衡
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有助于肌腱的修复,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橙子、草莓、西兰花、菠菜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保证营养全面,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肌腱修复。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下降,要选择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
特殊人群饮食注意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保证血糖稳定,有利于伤口和肌腱的愈合。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要限制盐分的摄入,饮食以清淡为主。
2.日常活动护理
避免患指过度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醒患者避免患指进行过度用力或剧烈的活动,防止肌腱再次损伤。例如,避免提重物、避免患指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或屈曲状态等。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看护,防止其进行危险的活动导致患指受伤。成年人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在康复期间要暂时调整工作方式,避免患指再次受损。
保持良好姿势
无论是休息还是活动时,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势,防止患指处于不良体位。例如,休息时可将患肢放在合适的位置,避免长时间垂放;工作时要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减少患指的劳损。对于老年人,由于关节灵活性下降等原因,更要注意保持良好姿势,防止因姿势不当加重患指的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