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病因包括内在的自身免疫、遗传、慢性疾病及外在的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等;目前难以完全根治,可通过避免诱因(明确规避过敏原、注意药物和饮食使用)和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为一线药物,严重者可能用糖皮质激素等,自身免疫引起的可能用免疫抑制剂等)控制症状减少复发。
一、荨麻疹的病因
(一)内在因素
1.自身免疫: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易伴发荨麻疹,例如甲状腺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同时,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异常,导致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等介质,从而诱发荨麻疹。自身免疫相关的荨麻疹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均可发生,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自身免疫状态,使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风险有所波动。
2.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荨麻疹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荨麻疹患者,那么亲属患荨麻疹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种遗传倾向在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体现,儿童如果父母有荨麻疹病史,相对更容易受遗传因素影响而发生荨麻疹。
3.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也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生相关。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引发荨麻疹。不同年龄人群患相关慢性疾病的概率不同,比如老年人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比例相对较高,也就相对更易因慢性疾病引发荨麻疹。
(二)外在因素
1.食物:某些食物是常见的诱发荨麻疹的因素,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动物性蛋白,以及草莓、芒果、番茄等植物性食物。不同年龄人群对食物的过敏反应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对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较为常见,而成人可能对海鲜等食物过敏更易引发荨麻疹。
2.药物:许多药物可引起荨麻疹样反应,常见的有青霉素、磺胺类、血清制品、疫苗等。不同药物引发荨麻疹的机制可能不同,一些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体内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不同年龄人群使用药物的种类不同,儿童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情况相对较多,所以儿童因药物引发荨麻疹的情况也需关注。
3.感染: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肝炎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绦虫等感染)都可能诱发荨麻疹。不同年龄阶段易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受病毒、细菌感染,从而更易因感染引发荨麻疹;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因感染而诱发荨麻疹。
4.吸入物: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灰尘等吸入物可引起荨麻疹。不同生活环境中吸入物的种类和浓度不同,例如生活在花粉传播季节的人群,接触花粉的机会增多,患因花粉引发荨麻疹的风险相应增加;居住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的人群,尘螨等吸入物接触机会多,也更易诱发荨麻疹。不同年龄人群的生活环境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在户外接触花粉等吸入物的机会相对较多,老年人可能因居住环境因素接触尘螨等吸入物的概率不同。
5.接触物:某些接触物可引起接触性荨麻疹,如化妆品、肥皂、橡胶制品、某些植物等。不同人群的接触习惯不同,女性使用化妆品的频率较高,相对更易因化妆品引发接触性荨麻疹;从事橡胶制品相关工作的人群,接触橡胶制品的机会多,患因接触橡胶制品引发荨麻疹的风险增加。
二、荨麻疹的根治问题
目前荨麻疹难以完全根治,但可以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症状和减少复发。
(一)避免诱因
1.明确并规避过敏原: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自身的过敏原,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例如明确对尘螨过敏的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寝具等;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不同年龄人群在规避过敏原时需考虑其生活特点,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规避过敏原,如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防螨寝具等;老年人可能需要根据自身生活习惯调整居住环境以规避过敏原。
2.注意药物使用: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在就医时告知医生,避免使用易引发荨麻疹的药物。不同年龄人群用药时都要谨慎,儿童用药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可能过敏的药物;老年人由于常患有多种疾病,用药种类多,更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防止因药物引发荨麻疹。
3.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对于不确定的食物,可通过逐步排查的方式确定。不同年龄人群的饮食结构不同,儿童的饮食需要家长合理搭配,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规避过敏食物;成年人要注意自身饮食习惯,避免因不恰当饮食引发荨麻疹。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等,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需谨慎,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等因素,使用后嗜睡等不良反应可能更明显;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相对嗜睡不良反应较轻,可用于不同年龄人群,但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组胺引起的皮肤风团、瘙痒等症状,多数患者通过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物可以控制荨麻疹的症状,但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来维持病情稳定。
2.其他药物: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急性荨麻疹或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作为首选,且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其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同年龄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需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更要谨慎权衡。对于由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荨麻疹,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