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分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各型有不同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包括神经根型的压头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脊髓型的霍夫曼征、髌阵挛和踝阵挛,交感神经型靠病史与体格检查综合判断,椎动脉型的椎动脉扭曲试验、椎动脉压迫试验,影像学检查有X线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CT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MRI的椎间盘退变、脊髓及神经根受压情况。
一、症状表现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1.上肢放射性疼痛:患者常出现从颈部向肩部、上肢放射的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当颈部活动、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可能加重。例如,有研究表明约60%-70%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的症状。
2.上肢麻木:手部、手指等部位可能出现麻木感,麻木范围与受压神经根分布区域一致。一般来说,受压神经根不同,麻木区域也有所不同,如颈5神经根受压时,麻木可涉及上臂外侧;颈6神经根受压时,麻木涉及前臂外侧及拇指、食指等。
3.上肢无力:患者可能感觉上肢力量减弱,拿东西时容易掉落,严重影响日常的精细动作,如持筷、写字等。
(二)脊髓型颈椎病
1.四肢麻木:双手、双脚出现麻木感,且麻木会逐渐加重,可从指尖逐渐蔓延至整个手部、足部。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走路时脚部有踩棉花感,这是因为脊髓受压后传导功能障碍所致。
2.四肢无力:下肢可出现行走困难,如步态不稳,易摔跤;上肢可出现拿物品不灵活,精细动作难以完成。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人,如不能正常奔跑、跳跃等。
3.大小便功能障碍: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情况,这是由于脊髓受压影响了神经对二便的控制功能。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症状。例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作性的头晕,伴有视物旋转,同时心率加快,可达100-120次/分钟等。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症状。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1.眩晕:是常见症状之一,多在头部转动时诱发,如转头、仰头或低头时突然出现眩晕,严重时可发生猝倒,但患者意识多清楚。有研究显示,约40%-60%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眩晕症状。
2.头痛:疼痛部位多为枕部、顶枕部,疼痛性质可为胀痛或跳痛。
3.视觉障碍: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复视、眼前闪光等症状。
二、体征检查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1.压头试验(Spurling试验):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在其头顶加压,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则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受压。例如,在临床检查中,约70%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压头试验呈阳性。
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检查者一手扶患侧颈部,一手握患侧手腕,将其上肢外展,然后向相反方向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则为阳性,说明神经根受到牵拉刺激。
(二)脊髓型颈椎病
1.霍夫曼征(Hoffmannsign):检查者用拇指快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若出现拇指及其他手指屈曲内收动作,则为霍夫曼征阳性,提示脊髓有病变。儿童患者检查时需谨慎操作,若出现阳性体征,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髌阵挛和踝阵挛:医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并保持一定推力,若髌骨出现连续上、下跳动即为髌阵挛阳性;用手握住患者小腿下部,突然使足背屈并保持,若踝关节出现连续屈伸动作则为踝阵挛阳性,两者均提示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存在脊髓受压导致的锥体束征阳性。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一般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来综合判断,由于交感神经症状较为复杂,缺乏特异性的体征,主要是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后,结合交感神经相关症状来考虑。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1.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头部向患侧旋转,若出现眩晕等症状加重,则提示椎动脉受到刺激,可能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但该试验有一定风险,操作时需谨慎。
2.椎动脉压迫试验:压迫患侧椎动脉,观察患者症状是否加重,若加重则可能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
三、影像学检查
(一)X线检查
1.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正常颈椎生理前凸消失,甚至出现反曲,表现为颈椎曲度变直或向后成角。在儿童中,长期不良姿势等也可能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为颈椎病相关改变。
2.椎间隙狭窄:可见椎间隙变窄,这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高度降低所致。一般椎间隙狭窄超过正常范围(正常颈椎椎间隙高度有一定标准值),就提示可能存在颈椎退变相关的颈椎病。
3.骨质增生:颈椎椎体边缘可见骨赘形成,如钩椎关节、椎体前后缘等部位出现骨质增生,这是颈椎为适应退变而产生的代偿性改变。
(二)CT检查
1.椎间盘突出:能清晰显示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可明确椎间盘突出是否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等结构。例如,能准确判断椎间盘是中央型突出还是旁中央型突出等情况。
2.椎管狭窄:可测量椎管的矢状径,当椎管矢状径小于12mm时,多提示椎管狭窄,这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观察到骨质增生对椎管的影响,如椎体后缘骨赘突入椎管内等情况。
(三)MRI检查
1.椎间盘退变: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的信号改变,正常椎间盘在MRI上呈均匀的高信号,退变的椎间盘信号减低。同时能观察到椎间盘的形态,如是否膨出、突出、脱出等。
2.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能直观地看到脊髓是否受压、受压程度以及受压部位,神经根是否受压、受压的神经根及受压情况等。对于脊髓型颈椎病,MRI可以清晰显示脊髓受压的部位和脊髓本身的信号改变,如是否存在水肿、变性等情况。儿童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需注意控制检查时间,避免过长时间的检查对儿童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但该检查对于明确儿童颈椎病的病变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