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头痛的原因包括颈椎病变刺激压迫颈部神经(神经根型颈椎病致神经根受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致交感神经紊乱引发血管舒缩失调)及颈部肌肉紧张引发(姿势不良致肌肉紧张、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及力学平衡失调);应对措施有非药物治疗(改善姿势与颈部活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保守无效且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时考虑,有风险但规范操作多可改善症状);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纠正不良姿势、及时就医,女性生理期、孕期要注意姿势等,老年人非药物治疗要温和、用药谨慎、牵引等注意安全。
一、颈椎病引起头痛的原因
(一)颈椎病变刺激、压迫颈部神经
1.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发生退变等病变时,增生的骨质、突出的椎间盘等可能压迫神经根,颈部的神经受到刺激后,疼痛信号可能会牵涉到头部,从而引起头痛。例如,有研究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头痛症状,这与神经根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神经传导异常有关。
2.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的退变等因素可刺激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会引起头部血管的舒缩功能失调,进而引发头痛。临床观察发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常伴有头痛、头晕等头部症状。
(二)颈部肌肉紧张引发头痛
1.姿势不良等导致颈部肌肉紧张:长期伏案工作、不良的睡眠姿势等因素可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如颈深肌群等。肌肉紧张会引起肌肉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肌肉内的痛觉感受器,同时肌肉紧张还会导致颈椎力学平衡失调,进一步加重颈椎的退变,形成恶性循环,引发头痛。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由于颈部长期处于前屈姿势,颈部肌肉紧张的发生率较高,头痛的发生风险也相应增加。
二、颈椎病引起头痛的应对措施
(一)非药物治疗
1.改善姿势与颈部活动
保持正确姿势: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使颈部处于中立位,电脑屏幕高度应与眼睛水平,避免颈部过度前屈或后伸。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一拳高(约10-15厘米)为宜,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例如,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枕头有助于维持颈部正常的力学环境。
颈部活动锻炼:进行适度的颈部活动,如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幅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例如,每天可进行数次缓慢的颈部环转运动,每次环转3-5圈,这样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颈椎的活动度。
2.物理治疗
牵引治疗:颈椎牵引可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等结构的压迫。一般采用颈椎牵引器进行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通常从3-5千克开始逐渐增加,牵引时间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但牵引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不建议牵引。
热敷:利用热效应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颈部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温热的刺激能使颈部血管扩张,改善肌肉的营养供应,减轻疼痛。
按摩推拿:由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按摩推拿,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调整颈椎关节的位置。但按摩推拿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有严重颈椎退变、脊髓受压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操作。例如,专业的推拿按摩可以改善颈部肌肉的痉挛状态,对缓解头痛有一定帮助,但必须由正规的医疗人员进行。
3.康复训练
颈部肌肉力量训练: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颈部肌肉力量训练,如颈部抗阻训练等,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可以进行仰卧位头部后伸对抗、坐位颈部侧屈对抗等训练。以仰卧位头部后伸对抗为例,患者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缓慢后伸,用双手给予一定的阻力,每次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组。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有助于更好地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结构,减少头痛的发生。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如果头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能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以及神经受刺激导致的头痛。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出血倾向等患者要慎用。
2.神经营养药物: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神经受到压迫的情况,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减轻神经受压引起的不适症状,从而间接缓解头痛。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颈椎病病情严重,经过长时间保守治疗无效,且出现进行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严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且神经根受压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考虑行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2.手术风险与预后: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等,但在规范的医疗操作下,大部分患者术后症状可得到改善,头痛等症状也会随之缓解。不过,术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恢复。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颈椎病相对较少,但如果存在长期不良姿势(如长期低头看手机等)也可能引发颈部问题。家长应注意纠正儿童的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促进颈部肌肉的正常发育。如果儿童出现颈部疼痛、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二)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有所不同。生理期时,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加重颈部肌肉的紧张感,从而增加头痛的发生风险,此时更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和姿势调整。孕期女性由于身体重心改变,颈部承受的压力增加,要选择合适的孕妇枕,避免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定期进行颈部的适度活动。
(三)老年人
老年人颈椎退变较为常见,本身存在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基础情况。在应对颈椎病引起的头痛时,非药物治疗应更加温和,如轻柔的颈部活动、适度的热敷等。同时,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此外,老年人平衡能力较差,进行颈部牵引等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