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较轻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等、肝脏及脾脏轻度肿大;失代偿期有肝功能减退表现如全身症状乏力消瘦面色晦暗、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胀腹痛、出血倾向和贫血、内分泌紊乱,还有门静脉高压表现如脾大、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腹水是最突出临床表现其形成机制多样大量腹水时影响呼吸等。
一、代偿期表现
(一)症状较轻
多数患者在肝硬化代偿期可能仅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其程度相对较轻,对日常生活影响不显著,可能与患者日常的轻微劳累、饮食变化等情况相混淆,特别是对于生活方式较为随意、病史不明确的人群,容易被忽略病情。
(二)肝脏轻度肿大
肝脏可能轻度肿大,质地偏硬,不过此时通过常规触诊等检查可能不易被准确察觉,需要借助较为细致的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才能发现肝脏形态的细微变化,对于有基础肝病或长期接触可能损伤肝脏因素的人群,需要更密切关注肝脏的形态学改变。
(三)脾脏轻度肿大
脾脏也可能轻度肿大,但一般程度较轻,通常通过超声等检查可发现脾脏体积较正常稍有增大,这是因为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起脾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脾脏淤血肿大,对于有门静脉高压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大量饮酒者、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等,需要警惕脾脏肿大的情况。
二、失代偿期表现
(一)肝功能减退表现
1.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常感到极度乏力,休息后也难以缓解,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合成蛋白功能下降,导致机体营养状况不佳,同时代谢废物不能有效清除,影响能量代谢等多方面功能,对于年龄较大、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乏力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严重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力。
消瘦:体重逐渐下降,呈现消瘦状态,这是因为肝功能减退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患者食欲减退,摄入的营养不足,同时机体分解代谢增加,导致蛋白质、脂肪等大量消耗,对于儿童患者,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迟缓等问题。
面色晦暗:面色黝黑晦暗,呈肝病面容,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雌激素增多,引起体内硫氨基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减弱,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增多,对于女性患者,可能还会伴有月经失调等情况,男性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等内分泌紊乱表现。
2.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甚者厌食,进食后常感上腹饱胀,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这与肝硬化导致胃肠道淤血、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功能紊乱等有关,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的人群,食欲减退可能是病情进展的一个信号,需要及时关注。
腹胀:多较明显,晚期可出现腹水,腹胀感更加严重,腹胀的发生与胃肠道淤血、腹水形成、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老年患者,腹胀可能会影响其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等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腹痛:部分患者可有腹痛,多为隐痛,可位于右上腹,可能与肝包膜受牵拉、门静脉血栓形成、胆道感染等有关,对于有腹痛症状的患者,需要进一步鉴别腹痛的原因,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
3.出血倾向和贫血
出血倾向:可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出血等,这是因为肝功能减退,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质和量异常等,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尤其是出血频繁或出血量较大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预防重要脏器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贫血: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多为轻度至中度,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减退,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胃肠道失血等多种因素引起,对于儿童患者,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及时纠正贫血状况。
4.内分泌紊乱
雌激素增多:除前面提到的导致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外,还可引起男性睾丸萎缩、性欲减退、毛发脱落、乳腺发育,女性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这是因为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育龄期女性患者,会严重影响其生育功能,需要关注内分泌紊乱对其生活质量和生育健康的影响。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醛固酮增多导致钠水潴留,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水潴留,两者共同作用促使腹水形成和加重,这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于腹水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钠水摄入,同时监测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二)门静脉高压表现
1.脾大:脾脏明显肿大,且常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减少,这是因为门静脉高压导致脾静脉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进行性肿大,同时脾功能亢进使血细胞在脾脏内破坏增多,对于脾功能亢进严重的患者,需要考虑脾切除等治疗措施,但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2.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最具特征性的侧支循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这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扩张、迂曲形成曲张静脉,对于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需要采取预防出血的措施,如内镜下套扎、硬化剂注射等治疗。
腹壁静脉曲张:在腹壁可见到迂曲的静脉,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形似水母头,这是由于门静脉高压时,脐周静脉网重新开放,与上下腔静脉沟通形成侧支循环,对于有腹壁静脉曲张的患者,需要警惕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风险。
痔静脉曲张:可引起便血,内痔较多见,这是因为门静脉系统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统的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吻合,形成痔静脉曲张,对于有便血症状的患者,需要鉴别出血原因,排除其他肛肠疾病的可能。
3.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机制主要是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心房钠尿肽相对不足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等。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腹水时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困难和脐疝等,对于大量腹水的患者,需要限制钠水摄入,使用利尿剂等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大量腹水会严重影响其呼吸和循环功能,需要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