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茎突处疼痛常见原因有外伤因素(如手腕扭伤、骨折)、慢性劳损(如长期重复性手腕活动、手腕姿势不当)、关节炎相关因素(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压痛检查、手腕活动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过度劳损、加强手腕锻炼、注意手腕防护。
一、常见原因
(一)外伤因素
1.手腕扭伤
当手腕受到外力扭转时,尺骨茎突周围的软组织可能会受到牵拉或损伤。例如,进行篮球运动时,手腕突然扭转接球,就可能导致尺骨茎突处的韧带等组织受损,引起疼痛。这种情况下,通常还会伴有局部的肿胀、淤血等表现,且在手腕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
2.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是导致手腕尺骨茎突处疼痛的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因摔倒时手掌撑地,暴力传导至尺骨茎突引起骨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骨骼发育尚未完全,可能在相对较轻的外力作用下就发生尺骨茎突骨折;而成年人则可能在较严重的外伤时出现。骨折除了疼痛外,还可能有局部的畸形、异常活动等表现,且受伤部位压痛明显。
(二)慢性劳损
1.长期重复性手腕活动
长期从事需要频繁手腕屈伸、旋转等重复性动作的工作或活动,如长时间打字、织毛衣、使用鼠标等,会使尺骨茎突周围的肌腱、滑膜等组织受到过度摩擦和劳损。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键盘的办公人员,由于手腕反复进行类似的动作,尺骨茎突处的组织不断受到刺激,逐渐出现慢性炎症,导致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长期不缓解会影响手腕的正常功能。
2.手腕姿势不当
长期保持不正确的手腕姿势,如手腕长时间处于过度弯曲或伸展的状态,也会增加尺骨茎突处的压力,导致局部组织受损。比如,睡觉时手腕处于不自然的弯曲姿势,或者长时间弯腰低头使用手机时手腕的不良姿势,都可能引起尺骨茎突处的慢性疼痛。
(三)关节炎相关因素
1.骨关节炎
随着年龄的增长,手腕关节的软骨会逐渐发生退变,尤其是中老年人,骨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尺骨茎突处的关节软骨退变后,会导致关节摩擦增加,引起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关节的肿胀、僵硬,在晨起时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改善,但活动过多又会加重疼痛。
2.类风湿关节炎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手腕关节。免疫系统攻击手腕关节的滑膜等组织,导致滑膜炎性反应,进而引起尺骨茎突处疼痛。除了疼痛外,还可能有手腕关节的肿胀、畸形,且多为对称性发病,同时可能伴有全身其他关节的不适,如手指关节等。
二、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1.压痛检查
医生会用手指按压尺骨茎突处,判断疼痛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如果是外伤或劳损引起的疼痛,压痛往往比较局限;如果是关节炎等疾病,压痛可能会相对广泛一些。
2.手腕活动度检查
检查手腕的屈伸、旋转等活动范围,了解是否存在活动受限以及活动时疼痛是否加重的情况。例如,检查手腕屈曲时尺骨茎突处的疼痛变化,以及旋转手腕时的疼痛表现等。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骨折、骨质增生等情况。对于尺骨茎突骨折,X线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的类型,如撕脱性骨折等。但对于一些细微的骨折或早期的骨关节炎改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尺骨茎突周围的韧带、肌腱、滑膜等组织的情况。例如,在判断韧带损伤、滑膜炎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于慢性劳损引起的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炎早期的滑膜病变等,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明确病因。
三、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休息
对于因外伤、劳损等引起的尺骨茎突处疼痛,首先要让手腕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继续进行加重疼痛的活动。例如,减少手腕的过度屈伸、旋转等动作,让受伤或劳损的组织有恢复的时间。
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对于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每天可进行数次热敷,每次15-2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冷敷:在外伤后的急性期(通常是受伤后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在尺骨茎突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手腕局部按摩,能够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避免加重损伤。
康复训练:在疼痛缓解后,进行适当的手腕康复训练,如手腕的屈伸、旋转等轻度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有助于恢复手腕的功能,但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要注意不同人群的用药差异,例如儿童由于其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应谨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老年人可能存在胃肠道等方面的基础疾病,使用时也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
2.手术治疗
当尺骨茎突骨折移位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尺骨茎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方式。对于一些因关节炎等疾病导致严重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如关节清理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二)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姿势
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手腕的正确姿势。例如,使用电脑时,键盘和鼠标应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使手腕保持自然伸直的状态;书写时,手臂不要悬空,手腕不要过度弯曲;睡觉时避免手腕处于不自然的弯曲姿势等。
2.避免过度劳损
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手腕活动的人群,要注意适当休息,定时活动手腕,避免连续长时间进行重复性的手腕动作。例如,长时间打字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手腕的放松活动,如伸展、旋转手腕等。
3.加强手腕锻炼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有助于增强手腕力量和灵活性的锻炼,如握力器练习、手腕伸展和屈曲练习等。通过锻炼可以增强手腕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的稳定性,减少受伤的风险。例如,每天进行几次握力器练习,每次持续1-2分钟,逐渐增加握力;或者进行手腕的屈伸练习,缓慢地将手腕从屈曲位伸展到伸直位,再反向进行,每次练习数分钟。
4.注意手腕防护
在进行一些可能会伤到手腕的活动时,如进行体育运动、搬运重物等,要注意佩戴合适的手腕防护装备,如护腕等,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减少手腕受伤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