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可通过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辅助判断心肌炎,心电图检查能发现心肌电活动异常,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心脏磁共振成像有助于诊断心肌炎,病毒学检查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抗体检测明确病因。
一、血液检查
1.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意义:CK-MB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心肌炎发生后,血液中CK-MB水平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一般来说,当CK-MB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的2倍时,需要高度怀疑心肌损伤相关疾病,包括心肌炎。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的正常参考值通常低于成人。例如,成人CK-MB正常参考值一般在0-25U/L(不同检测方法略有不同),儿童可能相对更低一些。
肌钙蛋白(cTn):
意义:肌钙蛋白包括cTnI和cTnT,是更为特异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炎患者血液中cTn水平升高,对于诊断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nI的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0.04ng/ml,cTnT正常参考值小于0.1ng/ml,当超过这些值时,提示心肌有损伤,常见于心肌炎等心肌疾病。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其正常参考范围基本一致,但儿童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判断。
2.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CRP):
意义: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会迅速升高。心肌炎患者如果存在炎症反应,CRP水平会升高,可反映体内炎症的活跃程度。一般来说,CRP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有所差异,通常小于10mg/L,当CRP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等炎症相关因素,而心肌炎常与病毒感染等炎症因素相关。在儿童中,CR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与成人相近,但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感染等情况下CRP的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意义: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如果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果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等情况。在心肌炎患者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及分类的异常改变,例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能会有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升高的情况,但这并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不同年龄阶段的白细胞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白细胞总数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例如,新生儿白细胞正常参考值约为15-20×10^9/L,儿童(1-12岁)白细胞正常参考值约为5-12×10^9/L,而成人白细胞正常参考值为4-10×10^9/L。
二、心电图检查
1.常规心电图
意义:常规心电图可以发现心肌电活动的异常。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可能出现多种改变,如ST-T改变,包括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同类型的心肌炎可能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例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早搏较为常见。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为心肌炎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心电图改变并不是心肌炎的特异性表现,需要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动态心电图(Holter)
意义: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变化,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捕捉到的心律失常。对于心肌炎患者,尤其是存在心律失常症状不明显但怀疑有心肌电活动异常的患者,Holter检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例如,有些心肌炎患者可能仅在活动或休息特定时间段出现心律失常,通过Holter检查可以明确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类型等,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在儿童进行Holter检查时,需要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一般需要家长协助安抚儿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意义: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室壁的运动情况、心室腔的大小、心脏瓣膜的功能等。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心室壁运动减弱、心室腔扩大、心包积液等情况。例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上可能表现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等。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估心肌炎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非常重要,还可以用于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在儿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配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在镇静状态下进行检查,但要注意镇静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和风险。
2.心脏磁共振成像(CMR)
意义:CMR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之一。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心肌的炎症水肿情况、心肌纤维化等改变。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常规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心肌炎患者,CMR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例如,CMR可以发现心肌内的T2加权像高信号,提示心肌水肿,这是心肌炎的典型表现之一。CMR对于评估心肌炎的病变范围、严重程度以及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意义。但CMR检查相对费用较高,且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不适用,在儿童中进行CMR检查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检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四、病毒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
意义: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咽拭子、粪便等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例如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可检测是否存在相关病毒的核酸。常用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如果检测到相应病毒的核酸,有助于明确心肌炎的病因是病毒感染。例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液中的柯萨奇病毒核酸,对于诊断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有重要价值。在儿童中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时,标本的采集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正确的采集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要考虑儿童的依从性,尽量减少患儿的不适。
2.病毒抗体检测
意义: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病毒特异性抗体,如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有助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例如,检测柯萨奇病毒的IgM和IgG抗体,急性期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显著升高,提示近期有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与心肌炎相关。不同病毒的抗体检测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在儿童中进行病毒抗体检测时,要注意儿童的免疫状态对抗体产生的影响,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抗体的产生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