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可通过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判断。症状有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体格检查包括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影像学检查有X线、CT、MRI,X线可初步判断,CT助于明确细微或漏诊骨折,MRI对伴软组织损伤的骨折有重要价值。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手腕骨折后通常会有较为剧烈的疼痛,且疼痛往往持续存在,在活动手腕或者按压骨折部位时疼痛会明显加剧。不同年龄段人群感受疼痛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痛觉神经相对敏感,可能对疼痛的反应更强烈;而老年人可能因为本身对疼痛的耐受力有所下降,也会感觉疼痛较为明显。例如,儿童手腕骨折后可能会哭闹不止,而老年人手腕骨折后可能会一直诉说手腕部位疼痛难忍。
疼痛的性质可能为刺痛、胀痛等多种形式,并且可能会伴有局部的肿胀,肿胀会导致手腕部位外观发生变化,比如出现明显的隆起或者变形。
2.肿胀
骨折会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就会引起肿胀。肿胀程度在不同人群中可能有所差异,年轻人身体代谢相对较快,组织修复能力较强,但骨折后的肿胀可能也会比较明显;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肿胀消退可能会更慢一些。一般来说,骨折后数小时内肿胀就可能逐渐显现,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肿胀的范围可能会涉及手腕的周围组织,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到手部的正常活动,并且可能会伴有皮肤颜色的改变,比如出现发青、发紫等情况,这是因为局部淤血导致的。
3.畸形
手腕骨折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畸形,比如手腕的正常形态发生改变,可能出现缩短、弯曲或者扭曲等异常情况。这种畸形在一些明显的骨折类型中比较容易观察到,例如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会出现“银叉样”畸形。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畸形表现可能会因为骨骼的发育情况或者骨质的强度等因素有所不同。儿童骨骼可塑性较强,可能畸形表现相对不那么典型;老年人骨质比较疏松,骨折后畸形可能相对容易出现且比较明显。
畸形的出现是由于骨折端发生移位导致的,移位的程度不同,畸形的严重程度也会不同。
4.活动受限
手腕骨折后,由于疼痛、肿胀以及骨折端的不稳定等因素,会导致手腕的正常活动受到明显限制。患者往往无法正常地屈伸手腕、旋转手腕等。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影响不同,比如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手腕骨折后会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而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可能平时对手腕活动要求相对较低,但骨折后也会明显感觉手腕活动不灵活。
例如,正常情况下可以轻松拿起一杯水的动作,在手腕骨折后可能无法完成,患者会发现手腕很难做出弯曲、伸展等动作。
二、体格检查
1.压痛
医生会对手腕的各个部位进行按压,寻找明显的压痛部位。骨折部位通常会有非常明显的压痛,而且可能会伴有传导痛,即按压手腕的远端时,骨折部位会出现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的压痛感受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因为压痛而表现出哭闹、抗拒检查等情况;老年人可能会因为压痛明显而告知医生具体疼痛的位置。
例如,在检查桡骨远端骨折时,按压手腕的背侧或者掌侧会有明显的压痛感,并且当医生按压手指远端时,骨折的近端可能会出现疼痛反应。
2.反常活动
医生会尝试对手腕进行一些被动的活动,观察是否存在反常活动。反常活动是指在手腕不应该活动的部位出现了异常的活动,这是骨折的一个重要体征。比如,正常情况下手腕的尺骨和桡骨之间有一定的稳定结构,当发生骨折后,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尺桡骨之间出现异常的活动,这就提示可能存在骨折。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反常活动表现可能不同,儿童骨骼相对较软,可能反常活动的表现相对不那么典型,但如果存在骨折,也会有相应的异常活动迹象;老年人由于骨质情况不同,反常活动可能相对容易被检测到。
反常活动的出现是因为骨折端失去了正常的连接和稳定性,导致在不正常的方向上出现了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医生在检查时,有时可以感觉到或者听到骨擦音或骨擦感。这是由于骨折端相互摩擦引起的。但是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对于一些不太明显的骨折或者儿童的骨折,要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患者疼痛加剧或者损伤加重。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骨擦音或骨擦感表现有所差异,儿童的骨骼相对更具弹性,可能骨擦音或骨擦感不如成年人那么明显;老年人骨质脆,可能更容易感觉到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擦音或骨擦感的出现是骨折端移位摩擦的典型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是初步判断手腕是否骨折的常用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手腕部位的骨骼结构,能够发现大多数明显的骨折线。不同年龄段人群的X线表现可能会因为骨骼的发育情况或者骨质的密度等因素有所不同。儿童的骨骼在X线片上可能会出现骨骺线等特殊结构,在判断骨折时需要注意与正常的骨骺线等结构进行区分;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X线片上可能会显示骨质密度降低,骨折线可能相对更容易观察到,但也可能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端的表现不那么典型。
通过X线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类型(如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以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等。例如,对于手腕部的常见骨折,如舟骨骨折,X线检查有时可能需要多次拍摄或者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才能更准确地诊断,因为舟骨骨折在早期X线片上可能显示不明显。
2.CT检查
对于一些X线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手腕骨折,或者需要更详细了解骨折情况的患者,可能会进行CT检查。CT检查可以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三维结构图像,能够发现一些细微的骨折或者X线容易漏诊的骨折。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CT检查的应用情况有所不同,对于儿童,如果怀疑有复杂的骨折或者骨骺损伤等情况,CT检查可以更精确地评估骨折的细节;老年人如果存在多部位骨折或者需要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CT检查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当手腕部的骨折线比较隐匿,X线没有清晰显示时,CT可以通过多层扫描重建图像,清楚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端的情况,帮助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3.MRI检查
MRI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显示比较敏感,在判断手腕骨折时,对于同时伴有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等)损伤的情况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段人群中,MRI检查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儿童如果手腕骨折伴有软组织损伤,MRI可以更好地评估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程度;老年人如果手腕骨折同时合并有周围软组织的病变,MRI也能更清晰地显示相关情况。
例如,当怀疑手腕骨折合并有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时,MRI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通过以上症状表现、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手腕是否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