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有多种类型及相关因素,营养不良性口角炎与维生素、蛋白质缺乏及年龄、性别有关;感染性口角炎包括真菌性和细菌性,与感染源、年龄、生活方式相关;接触性口角炎因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接触,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有关;创伤性口角炎有机械性和物理性创伤,与外伤、不良习惯、环境等及年龄、生活方式相关。
一、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一)维生素缺乏
1.具体情况:
维生素B缺乏较为常见,维生素B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等过程,当缺乏时可引起口角炎等黏膜病变。例如,长期挑食、偏食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B摄入不足。研究表明,维生素B缺乏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口角部位的上皮组织修复功能下降,从而引发口角炎。
烟酸缺乏也可能导致口角炎,烟酸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呼吸过程。长期以玉米为主食且缺乏其他富含烟酸食物的人群,烟酸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口角炎等症状。
2.年龄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饮食结构不合理,更容易发生因维生素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比如幼儿时期,若喂养不当,蔬菜、肉类等摄入不足,就可能缺乏维生素B等营养素而引发口角炎。老年人由于牙齿咀嚼功能下降、食欲减退等原因,也较易出现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进而增加营养不良性口角炎的发生风险。
3.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一些特殊生理阶段,如孕期女性对营养的需求增加,若营养摄入不均衡,也可能出现维生素缺乏相关的口角炎。
(二)蛋白质缺乏
1.具体情况:长期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的人群,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会导致机体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缺乏时,口角部位的组织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的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口角炎。例如患有恶性肿瘤、长期慢性腹泻的患者,蛋白质丢失过多或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口角炎。
2.年龄因素:儿童时期身体生长迅速,对蛋白质的需求较大,若蛋白质摄入不足,如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乳汁中蛋白质含量低,或人工喂养儿奶粉调配不当等,都可能引起蛋白质缺乏性口角炎。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蛋白质吸收利用能力下降,若饮食中蛋白质补充不足,也易发生蛋白质缺乏性口角炎。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节食减肥的人群,若饮食结构单一,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容易引发蛋白质缺乏性口角炎。
二、感染性口角炎
(一)真菌性口角炎
1.具体情况: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局部环境改变(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导致口腔内菌群失调)时,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侵犯口角部位,引起口角炎。例如长期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口腔内正常菌群被抑制,白色念珠菌趁机大量生长繁殖,引发真菌性口角炎。
2.年龄因素:婴幼儿口腔黏膜娇嫩,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引发真菌性口角炎。老年人由于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也较易发生真菌性口角炎。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佩戴义齿的人群,口腔内环境相对潮湿,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生长,增加了真菌性口角炎的发生风险。
(二)细菌性口角炎
1.具体情况:主要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常见于口角区域有创伤、局部卫生状况差的人群。例如口角部位有擦伤、干裂等情况时,细菌容易侵入并繁殖,引发细菌性口角炎。研究发现,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口腔内细菌数量较多,发生细菌性口角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2.年龄因素:儿童玩耍时容易造成口角部位的创伤,且儿童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较差,若不注意清洁,容易发生细菌性口角炎。老年人由于口腔黏膜弹性降低,口角容易出现干裂等情况,也较易发生细菌性口角炎。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口角部位黏膜,同时吸烟可能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细菌性口角炎的发生风险。
三、接触性口角炎
(一)过敏原接触
1.具体情况:某些人接触到过敏原后可引发接触性口角炎。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唇膏、牙膏、食物(如芒果、海鲜等)中的某些成分。当口角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导致口角部位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口角红肿、瘙痒、糜烂等。例如对唇膏中的某些香料过敏的人群,使用该唇膏后就可能引发接触性口角炎。
2.年龄因素:儿童由于皮肤和黏膜较为敏感,更容易对一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接触性口角炎在儿童中也时有发生。比如儿童使用新的唇膏或接触到新的食物时,可能因过敏引发口角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功能下降,也可能对一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接触性口角炎。
3.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使用化妆品的几率较高,接触到化妆品中过敏原的机会相对较多,所以女性发生接触性口角炎中因化妆品引起的情况可能相对较多。
(二)刺激性物质接触
1.具体情况: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也可引起接触性口角炎。例如长期佩戴金属义齿的人群,义齿中的某些金属成分可能对口角黏膜产生刺激;经常饮用过烫的饮品、食用过辣的食物等,会对口角黏膜造成物理性和化学性刺激,导致口角炎。研究显示,长期食用辛辣食物的人群,口角部位受到的刺激较大,发生接触性口角炎的风险较高。
2.年龄因素:儿童若经常咬手指、咬铅笔等,可能导致口角部位接触到不良刺激物,引发接触性口角炎。老年人由于口腔黏膜感觉减退,对温度和刺激性物质的感知不敏感,更容易在不经意间接触到刺激性物质而引发口角炎。
3.生活方式因素:职业因素导致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的人群,如厨师经常接触辛辣调料、化工行业工人接触化学物质等,发生接触性口角炎的风险较高。
四、创伤性口角炎
(一)机械性创伤
1.具体情况:口角部位受到外伤,如不小心被牙齿咬伤、被硬物刮伤等,会导致口角黏膜破损,容易引发创伤性口角炎。例如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撞到口角部位,或老年人牙齿锐利导致口角黏膜被划伤等。此外,长期佩戴不合适的义齿,义齿与口角黏膜反复摩擦,也会引起创伤性口角炎。
2.年龄因素:儿童活泼好动,在游戏、运动中更容易发生口角部位的机械性创伤,从而引发创伤性口角炎。老年人牙齿的形态可能发生改变,如牙齿磨损、松动等,牙齿锐利边缘容易划伤口角黏膜,增加创伤性口角炎的发生风险。
3.生活方式因素:有不良习惯的人群,如经常用舌头舔口角、咬嘴唇等,会反复刺激口角黏膜,导致黏膜破损,引发创伤性口角炎。例如一些有舔唇习惯的儿童或成人,容易出现口角部位的创伤性炎症。
(二)物理性创伤
1.具体情况:长期暴露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口角黏膜容易失去水分,变得干燥、皲裂,进而引发创伤性口角炎。此外,紫外线过度照射口角部位,也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引发炎症。例如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若不注意口角部位的保湿,容易出现口角干裂、炎症等情况。
2.年龄因素:儿童皮肤和黏膜的保水能力相对较弱,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更易受到影响,发生物理性创伤性口角炎的几率较高。老年人皮肤的保湿功能下降,也更容易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出现口角部位的物理性创伤性口角炎。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户外活动且不注意口角部位防护的人群,如农民、建筑工人等,在寒冷干燥或紫外线强烈的环境中工作时,更容易发生物理性创伤性口角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