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了高血压可以通过饮食调控、运动管理、药物治疗等。

1.饮食调控
遵循低盐饮食原则,每日盐摄入量限制在5克以内,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含钠高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取,保证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水果不少于200克,以补充充足维生素、矿物质等。
2.运动管理
依据自身状况选取适宜运动方式,开展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可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时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利用工作间隙等碎片化时间进行简单伸展运动等。
3.药物治疗
依据血压分级、靶器官损害及危险因素等情况选择合适降压药物,常用降压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
作为主任医师需定期复诊,遵循专科医生指导,避免自行随意调整药物;注重心理调节,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因精神紧张可能影响血压控制,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