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严重程度通常依据症状表现和病情发展分为四个等级,具体为Ⅰ度(轻度)、Ⅱ度(中度)、Ⅲ度(重度)、Ⅳ度(极重度)。

1.Ⅰ度(轻度)
仅表现为肛门周围轻微不适,排便时可见少量鲜红色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厕纸上,无痔核脱出。此阶段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保持排便规律,配合温水坐浴或局部使用痔疮膏,症状多可缓解。
2.Ⅱ度(中度)
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但能自行回纳,可能伴有间歇性便血、肛门瘙痒或异物感。若未及时干预,脱出频率和出血量可能逐渐增加,需通过药物(如含利多卡因的痔疮膏)或注射硬化剂治疗控制病情。
3.Ⅲ度(重度)
痔核脱出后需手动推回,或长时间站立、咳嗽时自行脱出,可能伴随持续性便血、肛门坠胀感,甚至因摩擦导致痔核表面溃烂、渗液。此阶段保守治疗效果有限,需考虑手术(如PPH术、传统外剥内扎术)干预。
4.Ⅳ度(极重度)
痔核长期脱出无法回纳,形成嵌顿性痔,伴剧烈疼痛、水肿、坏死风险,可能引发贫血、感染等并发症,需紧急手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