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治疗需结合病因与症状特点,方法包括病因针对性治疗、症状缓解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

1.病因针对性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接受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联合铋剂(枸橼酸铋钾)及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率可达85%以上。药物性胃炎患者应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改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瑞巴派特,替代治疗。
2.症状缓解治疗
抑酸剂,如雷贝拉唑,可快速控制反酸、烧心;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形成屏障减少刺激;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改善腹胀、早饱。中药方面,脾胃虚寒型可用附子理中丸,肝胃不和型适用柴胡疏肝散,需经中医辨证后服用。
3.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遵循“三少两多”原则。少辛辣、少油腻、少过冷过热,多膳食纤维(如西蓝花)、多优质蛋白(如鱼肉)。每日分5-6餐进食,睡前3小时禁食。戒烟可降低胃黏膜损伤风险,限酒(男性每日<25g酒精)减少急性炎症发作。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若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报警症状,或常规治疗2周无效,应立即进行胃镜复查以排除癌变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