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症状有便血、疼痛、瘙痒、肿物脱出、分泌物增多等,治疗方法有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便血
排便时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喷血,血液通常不与粪便混合,无痛性间歇性出血,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
2.疼痛
多见于外痔和混合痔,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血栓性外痔可引起突发性剧烈疼痛,肛门周围可触及硬结。
3.瘙痒
痔疮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表现为肛门周围持续性或阵发性瘙痒,夜间可能加重。
4.肿物脱出
排便时有柔软肿物从肛门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或无法回纳。
5.分泌物增多
表现为内裤常有黏液或粪渍污染,分泌物多有异味,影响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法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
2.温水坐浴
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痔疮膏、痔速宁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痔疮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或外剥内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