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吃了血压低了可能与药物剂量或种类不当、生活方式改变、身体基础状态变化等原因有关。

1.药物剂量或种类不当
如果服用的高血压药剂量过高,或选择的药物降压强度与自身血压情况不匹配,会导致血压过度下降。比如原本血压轻度升高,却使用了强效降压药,或未遵医嘱自行增加剂量;也可能是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药物敏感性增加,原本合适的剂量变得相对过量,进而引发血压偏低,常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
2.生活方式改变
服药期间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也可能导致血压降低,比如饮食中盐分摄入骤减,而部分降压药本身会促进钠排出,双重作用下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引发血压偏低;或突然增加运动量、过度劳累,身体消耗增加,血管扩张,与药物降压效果叠加;此外,饮酒后酒精扩张血管,也可能增强降压药作用,导致血压下降。
3.身体基础状态变化
身体出现脱水、贫血、心功能变化等情况,会影响血压稳定性,导致服药后血压偏低。比如腹泻、呕吐导致体液大量流失,血容量减少,此时降压药仍按原剂量服用,易引发血压过低;或合并贫血,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身体为保证重要器官供血,可能间接影响血压调节;心功能减退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也可能与降压药共同作用导致血压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