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膜炎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压痛等;治疗措施为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一.症状
1.疼痛
一般为隐痛、胀痛或酸痛,在活动后疼痛可能会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但长时间休息后再活动又可能出现疼痛。
2.肿胀
局部可能会有轻度肿胀,尤其是在炎症较为明显时。肿胀部位皮肤温度可能略有升高。比如,患有前臂慢性骨膜炎时,可观察到前臂相应部位有肿胀表现。
3.压痛
在病变的骨膜部位有明显压痛,用手指按压时患者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例如,胫骨慢性骨膜炎患者在胫骨内侧缘可能有明显压痛。
二.治疗措施
1.休息与制动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使用支具或护具固定患处,减少局部摩擦和刺激;缓解期逐步恢复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或重复性动作。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冷敷可减轻肿胀;慢性期热敷或超声波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脉冲电磁场治疗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僵硬。
3.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感染性骨膜炎需联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进行治疗。
4.康复训练
症状缓解后逐步进行低强度拉伸和肌力训练,水中运动或瑜伽等低冲击活动适合恢复期。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