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应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

1、一般治疗
慢性骨髓炎患者需注重休息,减少患肢活动,避免过度负重,防止炎症扩散与病情加重。日常要注意患肢保暖,防止受凉引发症状反复。同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良好,为身体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2、药物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抗感染治疗,以控制炎症发展。对于局部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能辅助改善慢性骨髓炎症状。如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与疼痛;红外线照射具有消炎、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超短波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促进炎症吸收。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骨髓炎多因正气不足、热毒内侵或外伤染毒所致。可采用中药内服,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益正气为原则,根据个体辨证论治。还可运用中药外敷,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制成膏剂敷于患处,促进局部炎症消退。
5、手术治疗
若慢性骨髓炎形成死骨、窦道,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死骨摘除术、病灶清除术、骨移植术等,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消除死腔、恢复骨骼结构与功能。术后需继续进行抗感染等治疗,防止复发。
慢性骨髓炎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如局部疼痛、红肿、流脓等,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骨科或感染科就诊。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