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可能是病毒感染、其他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化学因素等原因引起的。

1.病毒感染
这是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因,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可直接侵袭心肌细胞,破坏心肌结构,也可通过引发机体免疫反应,间接损伤心肌组织。感染后,病毒在心肌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引发心肌炎,患者常先出现发热、咽痛等病毒感染症状,随后出现胸闷、心悸等心脏不适。
2.其他病原体感染
除病毒外,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等病原体也可能引发心肌炎。细菌感染多通过血液途径侵犯心肌,或因感染引发的毒素作用于心肌,导致心肌炎症;支原体、衣原体则常通过呼吸道感染后,进一步累及心肌;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病原体直接损害心肌引发炎症。
3.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因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错误攻击自身心肌组织,引发心肌炎症。免疫系统产生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心肌,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炎症反应,此类心肌炎多伴随自身免疫病的其他症状,如皮疹、关节痛、口干眼干等,治疗需同时兼顾免疫疾病与心肌炎症。
4.物理化学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引发中毒性心肌炎;胸部放射性治疗时,射线对心肌的辐射损伤也可能导致炎症;此外,过度劳累、剧烈运动、严重过敏反应、内分泌紊乱等,可能间接影响心肌代谢或免疫状态,诱发心肌炎。部分患者病因尚不明确,称为特发性心肌炎,可能与潜在的免疫异常或未被检测出的病原体感染相关。



